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企圖為過去運行80年的世界經貿秩序大幅整形;但其快速搖擺的態度,讓全球政府與企業陷入未知,身處供應鏈一員的台灣該如何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
日期:2025-04-16
(今周刊1478)關稅政策朝夕令改,稅率正式落地前市場只敢觀望,但產線停下等同恐慌與憂心的開始。身處供應鏈一員的台灣該如何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不論外移或轉型,找到實力與定位才是最有保障的生路。
日期:2025-04-16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世界各國急著赴美談判,遭加徵32%高額關稅的台灣當然也不例外,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談判小組。只是,總統賴清德拋出,希望能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台美零關稅」作為談判籌碼,令不少汽車、農業、保健藥品等產業心慌。車輛公會緊急發出聲明喊話,別讓汽車產業淪為關稅戰的犧牲品。車輛公會警告,倘若貿然調降關稅,「恐怕會立刻面臨2,500家工廠關廠、30萬人口失業的嚴重威脅。」
日期:2025-04-10
鴻海周三(9日)在東京舉行電動車事業策略說明會,電動車策略長關潤證實,鴻海正與三菱汽車洽談小客車代工,預計2026年銷往大洋洲市場,而且預計2027年在日本推出更多款電動車,從Model A為基本型的小客車、電動巴士及中巴都有,惟合作對象尚不清楚。這意味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推出五年的電動車事業CDMS(委託設計製造服務)創新模式,第一個傳統車廠客戶就是三菱汽車,而且可能還有其他日本傳統車廠在洽談中。
日期:2025-04-09
在「對等關稅」正式宣布之際,全球股市重挫,川普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勢將繼續牽動市場。投資人開始望向那些能相對規避衝擊、對川普政策敏感度較低的市場、產業與資產類別。
日期:2025-04-09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引爆社群平台對於台灣汽車關稅議題的討論,1953年成立的裕隆(2201)被民進黨立委王世堅批評是「扶不起的阿斗」,「我們還要繼續保護這個阿斗,還要保護多久啦?」被批評是美國對台灣課徵高關稅的理由之一,裕隆週日(4/6)發出新聞稿表示,針對長期以來網路言論對台灣車輛產業形勢解讀,不但未窺全貌,甚而以偏概全,近日尤甚,裕隆集團謹在此嚴正聲明。以下為聲明稿全文:
日期:2025-04-06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哀鴻遍野,也導致美股重挫。對此,川普長期盟友、德州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罕見警告,新一波關稅可能對美國經濟帶來「毀滅性風險」,甚至讓共和黨在明年的期中選舉面臨「血洗」危機。
日期:2025-04-05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四(4/3)凌晨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隨即引發各國強烈反彈。澳洲總理痛批川普,此舉「毫無道理」;而日本汽車產業則是繃緊神經,不過,紐西蘭外長卻表示「非常高興」被課最低關稅。對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各國不要報復:「只要你不報復,最高的稅率就會是現在這個數字。」
日期:2025-04-03
川普政府4月2日將給每個貿易夥伴一個「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數字,針對對美國商品徵收高關稅的國家,祭出報復性關稅,以縮小2024年超過1.2兆美元的貨品貿易逆差。川普把這一天稱為美國「解放日」(Liberation Day)。這項計畫重點針對對美貿易順差最高的前15個國家。美國財長貝森特還把關稅最高、與美國貿易量最大的15個稱為「骯髒15國」(The Dirty 15),台灣恐列其中,一旦列入未來除了出口受衝擊外,接下來幾年的民間投資也將受影響。
日期:2025-03-30
美國總統川普無預警預告,4月2日將針對汽車與相關零組件,全面加徵25%關稅,讓全球汽車供應鏈跳腳。此前,川普喊出「對等關稅」概念,不少人點名台灣對汽車業課徵過高關稅,恐怕招來川普針鋒相對,列為「骯髒15國」。只是,川普這次加徵25%關稅,各國汽車業無一倖免。車輛公會就指,川普口中的對等關稅,目的是「推動製造業回流」。因此,車輛公會建議,台灣汽車出口至美國的金額,僅約新台幣30億,反倒是進口額達303億元,現階段美國提高關稅對台灣整車影響不大。車輛公會建議,「台灣不應貿然無條件調降關稅」。
日期: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