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老大廚的資深經歷,一群年輕主廚走進廚房,虛心拜師、藉由旅行學習,挺著一顆不怕失敗的挑戰心,在鍋碗瓢盆間熬出靈感、激盪新派的創意,以過人的膽識和耐力,做出個人風格鮮明的料理,讓你一嘗滿意。
日期:2022-05-04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
「南港這裡,生技園區現在已經有30多家廠商有意進駐;花卉公司要裝冷氣控制溫度維持品質;還有大巨蛋、捷運……,每一項都是必要的產業、民生用電。」拿著一張用電需求無法被滿足的重大建設列表,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仔細解釋每個用電戶的重要性。
日期:2022-05-04
台灣人對於遊艇的印象是什麼? 為何提到國外的遊艇碼頭,腦中浮現的不是香港、摩納哥,就是邁阿密等港口城市?而且,台灣長年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遊艇製造國,為何遊艇文化一直未能在本地生根?看在興櫃公司亞果遊艇(7566)董事長侯佑霖眼中,這些疑點及問題,都要在台灣改變了。他樂觀認為,隨著台積電落腳台南,大大推升本地民眾的財富,且經過歷任市長努力,使台南安平得以成為具國際水準的遊艇港,加上疫情限制大家出國,反而使有一定消費實力的國人,逐漸注意到遊艇在國內的發展。侯佑霖也預估,儘管當前仍要克服一些困難,自購遊艇在台灣仍將成為趨勢。國人自有遊艇的數量可望從目前600~700艘,於未來十年躍升至一萬艘以上,使遊艇成為在台灣另一個生根落地的高端消費及旅遊方式。
日期:2022-05-03
編按:面板大廠群創光電(3481)週五(4/25)宣布,將準備發放的20億元退休金,讓公司5400名員工先行領回,並繼續留任公司。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群創表示,為了感謝資深同仁貢獻,公司選在5/1勞動節前夕,讓擁有「勞退舊制」年資同仁,自行選擇是否提前請領個人舊制退休金,讓員工可以靈活運用資金,並保有工作權繼續留任在公司。
日期:2022-04-29
先生在三年前「終於」過世,說「終於」,是因為在先生嚥氣的那一天,她雖然難過,但同時卻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可能是因為,這幾年先生中風臥床,都是由她照顧,她的生活完全跟著先生的病情走,孩子都已經大了,有自己的人生,不可能來照顧。而先生又排斥看護,非得要她親自照顧,因此根本就沒有休息的時間。另外一個秘密,她不敢說,畢竟在世俗的眼光裡,這是不對的。
日期:2022-04-27
去年3月以來,東元上演一場父子之爭,但這家65年老字號企業卻不畏紛擾,不僅交出營收7年新高的成績單,今年再引進新血開創新局,下一步將瞄準國際市場,再拚新成長。
日期:2022-04-27
曾經,iPhone第二大組裝廠、由童子賢所領軍的和碩,因為錯失白牌伺服器,這個為同業廣達創造一年3000億元營收、助緯創培育出千元股價小金雞「緯穎」的產業,而被批評「只守著蘋果」、「吃蘋果太補」。現在,它卻在短短1年內,從鴻海、緯創、神達大舉挖角,打造一批人數超過兩百人、橫跨兩個事業群的團隊,全力對準白牌伺服器商機,晚對手12年出手的童子賢,這次,到底看到了什麼機會?
日期:2022-04-27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題是「投資我們的星球」,綠色冀泉社會企業協力台東大學邀集全台19家育成中心、青創基地以及南和旅遊全台公司人力支持,共同為台灣種下牛樟、毛杮等原生國寶樹,呼應地球日主題以種樹投資我們的地球、盡己之力把樹種回地球!
日期:2022-04-25
行政院推出為期四年、總預算65億元的「向海致敬」政策,每年花費近八成經費用以清潔海岸,但,海真的變乾淨了嗎?。去年《今周刊》實地訪查全台灣海岸現場,發現陳年廢棄物及新生垃圾依舊佈滿在溪河畔、入海口及淺灘的不堪真相,引發各界關注並採取更積極的清廢行動。為保育及永續海洋資源,《今周刊》於去年世界地球日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第一年號召產官及民間組織等12家夥伴、舉辦5場淨灘活動,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成功變身成2,440雙「新國民藍白拖」;計畫邁向第二年,再有七家政府企業單位加入行列,共同實踐ESG精神,促進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