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江季芸原本是大學的助理教授,擁有不錯的薪資待遇,但是結婚後,買車、買房、育兒、給父母孝親費、支應生活開銷等,年過四十歲才驚覺帳戶裡的存款也是少得可憐。加上少子化的衝擊,在大學任教的她產生警覺心,下定決心投資理財,為往後人生另闢新財源。她藉由反思自己的金錢觀念和消費行為模式,開始學習記錄收支流向,同步進行理財與投資,在釐清留不住財富的原因之後,她的經濟狀況開始改善,資產也穩健增長,只花了5年時間就從300萬滾成1300萬,50歲提早退休。江季芸現在已離開校園,將心力投注理財教育,她認為想要真正存到錢,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錢留給未來的自己,「月初存錢,月底不夠,就回頭去提領月初存的錢來用,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的狀態。」光是想的不會變有錢!她分享66個心法+88道練習,每天只要專注5分鐘,就能一步步建立財商,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日期:2025-02-14
編按:江季芸過去是大學的助理教授,擁有不錯的薪資待遇,但是結婚後,買車、買房、育兒、給父母孝親費、支應生活開銷等,年過四十歲才驚覺帳戶裡的存款也是少得可憐。加上少子化的衝擊,在大學任教的她產生警覺心,下定決心投資理財,為往後人生另闢新財源。縱使過去江季芸曾受過良好的金融財經相關教育,也擁有一份薪資優渥的工作,但她卻和大多數人一樣,過著左手進、右手出,近乎月光族的生活。她藉由反思自己的金錢觀念和消費行為模式,開始學習記錄收支流向,同步進行理財與投資,在釐清留不住財富的原因之後,她的經濟狀況開始改善,資產也穩健增長,最後成功累積千萬退休金,50歲提早退休。江季芸現今已離開校園,將心力投注於理財教育。
日期:2025-02-05
年前大掃除,很多人都在檢視家中是否有要丟棄的物品。理財達人江季芸表示,過年要「除舊佈新」,「除舊」是清理不需要的物品;「佈新」是要買很多物品讓過年很喜氣。然而,當要「除舊」時都會捨不得,「舊的物品捨不得丟,家中囤積的新的產品因為舊的沒用完、無法打開來用,新的就變成舊的。」她觀察不少人有囤積症。現在房價越來越貴、房租越來越高,她說明:「大家有換算過自己住的房子一坪的房價是多少錢嗎?租的房子一坪的租金是多少錢嗎?」如果能夠減少物品,就能可以縮小居住坪數,也是一種理財方式。
日期:2025-01-23
想要利用零碎時間吸收財經知識,那就推薦必聽理財Podcast《毛利小姐變有錢》快速上手!無論你是小資族、三明治族還是退休人士,只要是想要了解0050、0056、00878等熱門ETF解析,或是如何存教育金、退休金、買房金等理財議題的話,那本文推薦的投資必聽財經Podcast集數懶人包,你絕對不可錯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透過本文掌握投資,朝向財富自由之路邁進吧!
日期:2024-10-08
台股自今(2024)年3月21日站上兩萬點大關,此後不停創下歷史新高,「漲」聲一片,特定族群獨領風騷,帶領大盤持續上攻,卻也讓不少投資人又愛又怕,擔心大盤是否可能再回跌。對此,理財作家江季芸淡然表示,股市起伏有如海浪,有時波濤洶湧、有時風平浪靜,「怕熱就不要進廚房,要有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她建議,若認為股市過熱,也可暫時歇息觀望,準備好下一次參與機會。
日期:2024-04-29
華人社會崇尚「有土斯有財」渴望擁有自己的家,然而薪資成長幅度遠不及房價上漲速度,不少人開展斜槓人生,希望盡早達成買房目標。理財作家江季芸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分享自身經驗,提醒民眾在斜槓過程,避免落入「冒牌者症侯群」陷阱,以自身專業出發,觀察身邊人所需,藉此找出變現機會。
日期:2024-04-01
在這個萬物齊漲時代裡,越來越多人強調聰明消費,為避免薪水增加,存款卻不增反減的窘境,理財作家江季芸建議,要將消費過程複雜化,透過一系列步驟,增加花錢困難度,她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剖析消費者買福袋的心理,強調「花錢一定要保持理智」
日期:2024-03-04
每個人都想要變成有錢人,擁有財富自由,然而,光靠想像是無法實現目標。理財達人江季芸表示,學習正確的財務知識、身體力行,同時將這些知識真正的實踐到日常生活中,才有辦法達成目標。「當你拿出負責任的態度,採取具體的改善方法,問題通常都可以獲得解決,若是不行立刻解決,也能有一定的進展。」她強調,每個人都要拿回命運的主導權,畢竟,自由不會從天而降,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她,原本在大學當助理教授,43歲那年驚覺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一定會有招生名額不足問題。於是,訂了「10年離開校園」投資計劃,在2015年將300萬投入股市,靠著存股以及牛市,只花5年就滾出千萬資產。存股7年,2022年被動收入達70萬,此時她決定提早退休,,因此離開校園,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寫書、演講等。她強調:「每個人都要成為自己人生的財務長。」
日期:2024-01-29
編按:原先是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的江季芸,幾年前因教育界受少子化影響,開始出現流浪教師的問題,充滿憂患意識的她,在2015年、43歲時開始規劃退休理財,對自己展開一場「離開校園十年計畫」。她的危機意識引發預做準備的念頭,於是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三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江季芸用波段存股法,5年把300萬變1300萬,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她的10年離開計畫、提早3年達陣,截至2022年7月,每年收穫70萬元股利,預計2023年更將突破80萬,持續邁向自己當時設定的10年100萬股息里程碑。
日期:2024-01-26
如何讓孩子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是許多家長關注的課題。理財作家江季芸以自身經驗分享他的教育方式,認為重點在於培養孩子對理財的興趣,千萬不要正襟危坐和小孩談錢,而是從日常生活中,與他們自然地聊聊有關錢的事情。
日期: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