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劑到毒澱粉(順丁烯二酸)事件,接二連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心慌,許多人在尋找安全食物之際,也不斷嘗試坊間流傳各種排毒法,但口耳相傳的方法,實際功效具爭議。醫師提醒,用錯方法,適得其反。
日期:2013-08-06
面對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疑慮,小市民更應該要懂得自保,這包括用五官判別問題食品,以及學會看食品包裝上重要訊息,進而動手去除其中的危險因子,才能安心享受食物的好滋味。
日期:2013-07-29
日本專研排毒的醫學博士蓮村誠以印度阿育吠陀的觀念認為吃進去的食物裡,未被消化的部分就稱為毒素。毒素具有很強的黏著性,會囤積在體內較弱的地方,引發各種疾病與老化現象,因此排毒力跟消化力可說是息息相關。現在,趕緊用2張表檢測自己的身體狀況吧!
日期:2013-07-29
只要未來殖利率看漲,就有利美股多頭走勢,台股連動百分百;東林與仲琦分別在LED照明及美國網通市場的業務逐漸轉好,是第三季低價股投資族群之一。
日期:2013-07-12
化妝、保養品日新月異,尤其女性朋友總是容易被行銷手法吸引,購買過多不適宜的產品,當皮膚出現狀況時,也只能自認倒楣。《今周刊》專訪兩位化妝、保養品專家,為讀者破解採購迷思,並提供四大實用心法。
日期:2013-07-12
嬰兒奶粉缺貨在香港引爆民怨,其實從德國、荷蘭到澳洲,陸客收購奶粉已成普遍現象;在國產乳製品安全問題解決之前,這股中國消費者購買舶來品風潮恐難停止,台灣必須及早準備因應。
日期:2013-02-07
高血壓用電燒手術,從此不必再服藥; 糖尿病降血糖藥,一周只要打一次;C型肝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新藥研發成功; 乳癌、肺腺癌也出現治療新契機,這些全球醫藥新突破,為500萬名患者,帶來一線曙光,究竟目前醫學上,有哪些更具突破性的新藥問世或即將問世?還有哪些新病因被找出來?我們將一一解析。
日期:2012-10-04
腎臟是「沉默器官」,一旦病變,受損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待出現狀況,往往已是腎臟病末期。醫師呼籲民眾定期抽血、驗尿,了解自己的腎功能,避免走上洗腎之路。
日期:2012-03-29
《勞基法》通過後,台塑內部口耳相傳一則「高層」談話,說「法條」一條條就像「木條」, 木條之間一定有縫,法務的工作就是「找縫」,有縫才能做事……。
日期:2011-08-11
「做好準備」的企業,競爭力會顯現在研發能力、毛利與獲利能力上,當新產品、技術或製程問世後,就能最快掌握先機搶到客戶。
日期: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