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回想一下,上次接觸大自然是什麼時候?人們渴望自然,卻又總是被煩惱與壓力阻隔,要知道,其實自然就像是渾然天成的治病藥丸,能夠舒緩人們壓力,降低生活的緊張感,若是能夠居處在都會綠帶間,用五官感受自然,回家就有森林浴。
日期:2020-02-05
「當志工,是退休最好的一條路,自己可以成長,也可以幫助別人!」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李順良與周絹夫婦,投身志工多年,最初只是被朋友拉去幫忙,卻因此拓展人際,更藉此進入書畫的世界,作品除多次在台展出,也曾先後登上日本大阪、東京美術館。他們退休後將旅行、作畫、寫詩、當志工融於生活中,開啟精彩豐富的第二人生。
日期:2020-01-25
商場上叱咤風雲的大老闆們,不僅有自己經營公司的一套心法,在紙上也練就一身好功夫。不論是書法、繪畫、攝影,他們潛心修煉、放鬆沉澱,同時傳達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感觸。
日期:2020-01-21
72歲的陳金泉,自64歲退休後,便與妻子廖英智搬到山區,夫妻倆一起開民宿、用有機法養殖雞隻和種植蔬菜,過起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不但圓了自己的農夫夢,還意外重新收穫了健康!
日期:2019-12-03
田田設計負責人褚世翔認為,現代人越來越追求簡單,居家部分可將裝潢密度降到最低,運用家具、燈具營造氛圍;商業空間講求創意,打造吸睛的打卡亮點。
日期:2019-10-17
人生是由一分鐘、一小時、一天累積而成的,所謂為自己負責,是為自己的每一分鐘負責。人生很多事情,時間過了,就是過了,永遠就沒有機會了。最好,現在就趁早。
日期:2019-07-05
外界稱他為「光影詩人」,電影圈的工作人員及朋友們都習慣喊他一聲賓哥。1977年入行,李屏賓今年剛好入行滿40年,儘管在影壇被尊為攝影大師,眼前的李屏賓謙沖和緩,頂著招牌的大鬍子、浪子頭、白襯衫和牛仔褲,像是剛從大漠回來,身經百戰的野地文學家。
日期:2019-02-14
民國五、 六十年代,台灣經濟迅急起飛、高端餐飲需求蓬勃,鐵板燒與供應鮑參翅肚的酒樓同為高檔餐廳。歷經近半世紀演化,百家爭鳴,尤其近一年內,已有兩家日系米其林餐廳設點,帶入新派手法;而資歷老練的台灣師傅,則恪守傳統,新舊各有群眾愛戴,共同的是,兩者皆具令擁護者神往的職人精神。
日期:2018-09-19
隱藏在國寶背後的修復師,看盡千年文化流轉,他們在一方斗室中,奉獻光陰歲月,用一雙巧手,撫平傷痕,為文物續命,讓千古風華,再度湧現。
日期: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