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9日)帶團到富田電機公司苗栗銅鑼廠區參訪,富田總經理張金鋒親自接待,他提到,未來特斯拉(Tesla)一定會「蘋果化」,此外特斯拉也要求供應商兩年內要在台灣以外地區生產,至於日系廠商則是接下來與台灣合作最密切的夥伴。這些對電動車產業的重要觀察,值得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
日期:2023-11-30
極端氣候挑戰兵臨城下,為守住地球暖化一.五度C防線,全球已有一五一國承諾二○五○淨零碳排,扭轉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做為主要能源來源途徑,帶動綠色能源轉型與新興綠能商機崛起。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工研院在臺南打造全國唯一以綠能科技為中心的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研代表交流最新成果,助攻臺灣能源轉型商機,共創綠能科技新未來。
日期:2023-11-09
暌違四年的東京車展上,除了各家車廠端出電動概念車「秀肌肉」,更有不少氫能源車亮相, 而豐田的氫能巴士即將於十一月引進台灣,是否意味著氫能車離上路不遠了⋯⋯。
日期:2023-11-01
沙烏地阿拉伯沙爾曼王儲的經濟轉型大計,因為加薩戰爭再次遇到重大路障,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戰火中高調來訪,躍身中東地緣政治舞台的要角。
日期:2023-11-01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於今日(10/3)在南港漢來大飯店舉辦「台肥低碳氨之氫能技術產業研討會」,匯聚來自產、官、學等數十名專家共同探討台灣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戰略。2023年是氫能元年,台肥率先投入,於今年六月從沙國進口台灣首批「低碳氨」,為台灣氫能發展劃下新的里程碑。
日期:2023-10-03
「氫能巴士續航力比電動車好,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盯著巴士剩多少電,而且,加氫的速度跟加油差不多,10分鐘以內搞定,不用等好幾個小時。」7月初,《今周刊》實際走訪韓國氫能示範城市蔚山,一位中年司機一邊駕駛氫能巴士,一邊細數氫能的好處。
日期:2023-07-26
(今周刊1388)高盛報告指出,2050年氫能潛在產值高達30兆新台幣。衝著這個龐大的利益,以及國際話語權,各國卯足全力砸錢發展氫能,國內產業也虎視眈眈,開始埋頭尋找商機⋯⋯。但在這場國際卡位戰中,腳步落後的台灣,究竟要從何開始急起直追,政府又能否帶著企業,搭上最後一班氫能列車?
日期:2023-07-26
一場超過十二年的淨零轉型策略,中華汽車主動提升電池技術、大玩訂閱制經濟,推出更具經濟效益的電動商用車後,喊出全車款年銷量五.三萬輛目標,挑戰十年新高紀錄。
日期:2023-06-14
每年的6/5是世界環境日,然而今年有兩隻重磅級的蝴蝶展翅了!一隻是今年一月上路的「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另一隻是今年十月上路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雖然發生地都在歐盟,但相信當這兩隻蝴蝶展翅後,勢必將為全球帶來巨大的連鎖效應。
日期: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