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氣象衛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氣象衛星共有13項結果
傳產

歐盟碳關稅後年落實+溫室效應對飛安威脅加劇 航空業拚淨零 DHL、華航帶頭示範

新冠疫情後航空業復甦,今年全球航空載客量和營收可望創新高,航空貨運也表現亮眼。各大業者豐收之餘,還得同時投入減碳行動,才能讓產業永續。

日期:2024-10-23

生活消費

你有多久沒有仰望星空? 神遊星空

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曾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當中仍有人仰望星空。」浩瀚神祕的星空讓人充滿希望,跟著天文迷與太空科技專家解謎星象,重新探索無垠天際,循著2024年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規畫一場別開生面的天文小旅行,為生活帶來難忘驚喜。

日期:2024-04-10

政治社會

國慶前夕驚喜!台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今晨順利升空…第23次執行發射任務

我國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今天上午9點36分在法屬圭亞那,搭乘亞利安公司的織女(VEGA)號火箭升空,這也是該火箭第23次執行發射任務。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均至太空中心觀看直播,現場氣氛緊張,倒數15秒後,最終火箭順利發射,太空中心升起一片歡呼,獵風者衛星54分鐘後將開始與火箭分離,開始執行任務。

日期:2023-10-09

科技

今周重磅》氣象衛星「獵風者」週六升空,8成組件都MIT!9月CPI將公布,二次通膨會發生?

首枚MIT氣象衛星「獵風者」周六(10月7日)升空,這枚衛星有超過8成組件是由台灣自主研發製造。國研院希望透過國產衛星計畫帶動產業轉型,目標在2029將航太產業推升成兆元產業。8月我國CPI指數衝上2.52%,令不少民眾怵目驚心,深怕二次通膨再讓自己荷包縮水。未來高通膨是否真如央行總裁楊金龍所言,成為「新常態」?1、首枚MIT氣象衛星「獵風者」升空,台灣航太產業起飛2、油價漲…二次通膨惡夢會發生嗎?3、巴拿馬運河通行量因旱大減,長榮法說會受矚

日期:2023-10-02

政治社會

台灣首顆MIT氣象衛星9月發射!「獵風者」8成元件自製、10年投入251億參與太空時代

今周刊編按: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10/9日上午9時36分,於法屬圭亞那基地再次挑戰升空,發射成功,獵風者衛星順利入軌,預計今晚8點56分將與台灣地面站首次通聯。「獵風者」(TRITON)衛星為首枚由台灣構想、設計到製作的氣象衛星,同時也是我國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中發射的首枚衛星,於周五(7/14)起運,預計於7/17運抵法屬圭亞那。預計9月,將搭乘亞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型火箭升空,進入550至65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展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訊號接收的任務。這顆8成以上關鍵元件由台灣研發製造的獵風者衛星,其搭載的GNSS-R(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是由台灣自行研發,也將為台灣提供劇烈天氣生成初期的觀測資料,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料,可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及相關應用。

日期:2023-07-14

科技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桃園這大學的理工研究所 學生沒畢業就幾乎被業界搶光!為何半導體不見得是年輕學子首選?

全台半導體產業大喊人力及人才不足,有意投身半導體的人才,求職門檻不若過去高聳,但奇妙的是,如今新生代的理工科系大學生,不見得都把半導體業視為未來求職首選。同樣奇妙的是,身為國內太空教育先鋒的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含研究所),數十年來都是冷灶,每年學生招不滿是常態,近幾年卻吸引愈來愈多各大學半導體主力科系(電機、電子、物理、化學、資工等)的大學畢業生報考,佔比甚至過半。更令人意外的是,過去兩年來,中大太空所的碩士畢業生,幾乎在畢業前就被相關廠商「預訂一空」,大約每個星期就有兩家企業上門找太空系要人才。為何在半導體工作機會遍地開花之下,有相關系所大學生寧願投入太空所及太空產業,廠商更是大搶人?

日期:2023-05-17

科技

「以為會做天線,就能出貨給SpaceX」…台灣太空產業不輸韓國,獨缺最後這塊關鍵拼圖

2023年,國家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後,首要之務就是籌辦台灣首家民營衛星系統整合公司,補齊太空供應鏈最後一塊拼圖,可望帶動產業戰力大升級。

日期:2022-11-29

科技

我的連線,上太空

5G通訊逐步實現智慧生活,但地面通訊受限地形、地貌,仍有40%地區難被訊號覆蓋。低軌衛星居高臨下,補地面通訊之不足,連線上太空,訊號無死角、萬物聯網的美麗新世界即將來臨!

日期:2022-10-20

生活消費

為何中南部嚴重「鬧水荒」?一張對比圖秒懂 翡翠水庫「從不缺水」2原因揭曉

近來全台水情狂拉警報,尤其桃園以南大多面臨缺水危機,儘管春雨已來臨,旱象仍難解,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指出,春雨「下錯地方」,導致水資源挹注效果不佳。不過,究竟為什麼今年缺水會如此嚴重?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受到去年颱風大幅減少影響,水庫沒有明顯進帳,才會讓今年水情告急。

日期:2021-03-10

科技

台灣衛星工程師 打造精準太空溫度計

距離地球表面七百公里外,有一組由六顆衛星構成的「星系」,定期與美國發射的全球定位衛星(GPS)通訊。它們發射出的訊號,必須穿越大氣層的重重干擾,被接收時已不再是原本樣貌,但這些偏折的訊號能讓科學家推估大氣狀態,進而預測氣象變化。

日期: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