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後造成的身體疲憊,可不能積少成多! 事後按摩肌肉、穴位舒緩,能有效幫助僵硬、疲勞或受傷的身體得以放鬆與修護。
日期:2023-01-17
現代人工時長、壓力大,享用具療癒感的美食,是相當常見的紓壓方式,但長期食用炸物及高糖分的蛋糕甜點,卻容易造成毛孔阻塞,更是長痘痘的元凶!
日期:2022-12-14
秋冬天氣變化大,不少民眾會出現筋骨、關節痠痛等症狀。中醫師表示,多數痠痛是與勞損、老化,外加寒冷入侵有關,必須先了解病因後,再對症下藥。
日期:2022-11-16
多汗症,是一種出汗異常增加的症狀,中醫看此症為「陰陽失調」,可從補氣生津、滋陰清熱著手,食療搭配日常穴位按摩可緩解改善。
日期:2022-10-19
處在潮濕悶熱的天氣中,容易引發中暑。但可別以為只有炎炎烈日,在戶外奔波、勞動者才會中暑,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體溫調節不良的上班族,也易得「陰暑」,出現頭暈、嘔吐等類似感冒症狀。
日期:2022-09-21
天氣這麼熱,不開冷氣真的睡不著,為了節能省電,許多人會搭配電風扇,不僅能夠加速降溫也可以省點電費。但中醫內科博士李淳廉指出,睡覺最好別開電風扇,否則風邪入侵容易傷身。她也分享了3種好入眠的睡姿,以及最佳的睡覺時間。
日期:2022-08-12
水腫可能是疾病、藥物、外感、臟腑失調或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中醫習慣上分為「病理性」、「生理性」成因,再評估治療步驟與流程。
日期:2022-07-06
癌症治療中,常以「西醫治療、中醫調養」的內外結合等方式根除、消滅癌細胞,卻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中醫師根據五大副作用,傳授多道食補、舒緩化療不適。
日期:2022-05-11
熬夜、工作或情緒壓力等情況可能造成體質燥熱,若飲食不節制,喜歡吃冰冷刺激性食物或不斷喝提神飲品,也可能出現相同反應。
日期:2022-05-04
常聽到一句話:「要活就要動」,有規律運動的人不僅擁有透亮皮膚、挺拔體態外,個性也較開朗。但要如何動得安全又健康?運動前的拉筋暖身很重要,睡眠充足也能減少運動猝死的發生率。
日期: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