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民眾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民眾的共有1481項結果
焦點新聞

沒有中國市場也能成功!「奇異博士2」被禁票房照樣亮眼…謝金河:風向正悄悄出現變化

風向正悄悄出現變化!正在北美上映的「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因為其中一幕奇異博士正在迎戰Gargantos的怪物,鏡頭的左下角出現大紀元時報的黃色郵箱,在中國遭到禁演。最近Disney的CEO Bob Chapek跳出來說:即使沒有中國市場,相信迪士尼市場也能成功。

日期:2022-05-25

健康

快篩陽、接觸者隔離數位證明上線,4步驟一圖看懂…何時群體免疫?陳時中揭「關鍵數字」

由於確診者、隔離者人數眾多,導致法傳系統塞車,民眾收不到確診者或隔離者的隔離單。指揮中心表示,快篩陽性證明及接觸者隔離證明,今(5/25)日起可到數位申請系統平台申請。

日期:2022-05-25

傳產

經營戰略》提高糧食利用率 農畜龍頭大成祭三招應對

三一.七%、九百公噸、一一八%,這三個關鍵數字的背後,代表的是國際糧食危機風暴正步步逼近台灣。而台灣居高不下的進口糧食依賴度,也讓農畜龍頭大成集團提高警覺,早早啟動部署。

日期:2022-05-25

政治社會

驛站型貿易核心嘉義市再進化,「新二通」跨世代攜手翻轉古城

根據財政部今年公佈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嘉義住宿業一一○年銷售額成長五○.六九%;回顧一一○年五月全台進入三級警戒,重創各縣市餐飲、批發零售業,而嘉義市能有這樣的成長,有賴於軟硬兼施、新舊並進的政策,除了公共運輸等硬體上的革新,更抓準時機在疫情緩和後,策略性推出「二○二一台灣設計展」等大型活動,以揉合在地歷史的人文、設計的系列展演,重新打造嘉義全新都市形象,提升產業的同時促進旅遊人流。

日期:2022-05-24

政治社會

0+7新制今上路,再也不能拿居隔單?5關鍵問答搞懂:居隔3+4、0+7怎麼選、勾錯能改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一(5/16)宣布,「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新選項「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將於周二(5/17)零時上線,確診者填寫密切接觸之同住家人時,如勾選「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即將採自主防疫,不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就會被系統自動列為7天自主防疫對象,不會開立及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不過,就因為0+7新制上路,讓不少民眾認為是變相幫保險公司解套,因為就這樣收不到居家隔離通知書,等於防疫保單都白繳保費了。對於防疫保單如何理賠,金管會保險局產險監理組長陳清源則是表示,之後要看疾管署開立居家隔離方式通知如何,金管會已請公會整理未來理賠需要什麼樣的文件,這樣民眾申請理賠才有依據。

日期:2022-05-24

金融

為何存股族都在討論華南金?斷開權證風暴、獲利翻倍!他花3年打造的「金控多引擎」發動

根據《財訊》報導,華南金控去年話題性十足,不只延攬了知名證券、投信界董座,中小企業放款、危老都更業務也衝出好成績,董事長張雲鵬打造的金控獲利多引擎,逐漸成形。

日期:2022-05-21

健康

今新增59死!本土8萬4587例... 連續兩日確診數下降 三縣市破萬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84,6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4,587例本土個案及52例境外移入(3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9例死亡。

日期:2022-05-21

全台防疫報導

確診進逼10萬例!致死率不希望超過千分之一,專家籲做好這3件事才有機會

國內確診人數不斷上升,單日已經逼近10萬例,尤其週四(5/19)國內59例死亡個案創下歷史新高,陳時中坦言致死率還會再增加,「但是不希望超過千分之一」。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對此,有專家表示,致死率要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得要做好這3件事才有機會,首先是,擴大快篩陽確診的適用對象,即時投藥治療,第2是降低長照機構的災情,最後是符合第4劑接種資格的民眾,能盡快去接種,提升接種率。

日期:2022-05-20

保險

泰國賣防疫險16家倒4家,國際早有保險之亂,為何台灣看不見?「原有機會看到2警訊能踩煞車」

隨著防疫保單亂象爆棚,國內媒體近期開始注意鄰近國家泰國的前車之鑑,去年底至今年初,泰國十六家販售防疫保單的保險業者當中,至今已有四家宣告破產……。其實,如果完整攤開泰國版的防疫保單亂象事件簿,對比台灣相關爭議的惡化進程,可以發現,至少在兩個關鍵時間點上,台灣是有機會「被泰國嚇到」而緊急煞車的。

日期:2022-05-18

國際總經

這位華爾街大咖Q1大賣特斯拉,但加碼台積電3大客戶股票!全球最大私募基金掌門人看到了什麼?

3月美國首度升息1碼,預告全年將升息7碼,聯準會踩穩鷹派立場,意料之外的激進升息腳步,也讓橋水創辦人達里歐擔憂經濟或將陷入「停滯性通膨」。

日期: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