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民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民事共有487項結果
政治社會

指控關貿網路前董座升等論文造假,助教和前董座PK「法院判決出爐」!

某私立科大助理教授於2017年間,在臉書等社群媒體PO文指控前關貿網路前董事長許建隆的升等論文涉抄襲舞弊,遭許提告;記者報導後遭該教授撰文辱罵後也提告,法院依恐嚇等罪嫌判他拘役100天、

日期:2022-05-01

政治社會

焦點新聞 美方關注 妨害名譽訴訟威脅新聞自由 誹謗未除罪 台灣人權表現未臻完美

美國務院近期公布《各國人權報告》,台灣在各領域皆表現良好,僅有新聞記者面臨刑事誹謗罪訴訟威脅一項缺點,讓民間推動二十餘年、卻始終沒有進展的誹謗除罪化議題,再次引起關注。

日期:2022-04-20

傳產

張國煒回來了!這回弟弟聯手戰大哥,他說:「太多有心人士操作對立…」為何外界指向這謎樣女人與長榮帝國神秘金庫

「總是張家的產業(指長榮集團),是我父親花幾十年打拚下來,要由張家人來主持,現在有太多有心人士操作對立,我如果知道(是誰),就槍斃了他。」

日期:2022-04-20

傳產

張國煒回來了!這回弟弟聯手戰大哥,他說:「太多有心人士操作對立…」為何外界指向這謎樣女人與長榮帝國神秘金庫

一場兄弟爭產的鬧劇,看盡豪門醜事,也是八卦閒語的好題材,但背後連帶的就是公司經營權的更迭,對小股東,或對所屬的業務,例如航空、海運,都是螺絲不能有一點鬆懈的高度安全業務,紛擾不斷肯定不是公司之福。但另一方面,也給台灣所有家族接班規畫上了最好一課,這堂「最佳負面教材」,敬告所有企業老闆, 接班大局除了要有良好的股權梳理、遺產歸整,別忘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兄弟親情之間的「愛」,才是千金難買的潤滑劑。

日期:2022-04-20

傳產

張國煒重返長榮集團,長榮航漲近半根停板!「6年後王子回來了」她驚呼比大S復合具俊曄還神奇

編按:長榮集團茶壺風暴越演越烈,立榮航空週三(4/13)宣布解任董事長林志忠,週四(4/14)早上10點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三大議案,由星宇航空董座、張榮發四子張國煒當選立榮董事長、解任林志忠總經理,新任總經理由星宇航空董事長特助周寶裕擔任。觀察長榮航(2618)股價表現,在子公司立榮董事長改選之際,週三外資買超前10大個股中,就有長榮航29579張列榜上,而華航(2610)也買超高達50288張,週四長榮航更一度漲幅超過4%,近半根漲停板!6年後王子張國煒終於回歸長榮集團,接任立榮董座消息,也讓曾任財經記者的胡采蘋,驚嘆「張國煒竟然有重返長榮的一天」,表示比大S復合具俊曄還神奇。

日期:2022-04-14

房地產

當年為了房貸優惠,老家掛在公務員大哥身上...4兄弟鬩牆案例:借名登記沒契約該怎麼舉證?

陳大、陳二、陳三、陳四共四兄弟,從小家境就不好,與父母親住在高雄一間租來的房子,所幸四兄弟人窮志不窮,老大陳大努力考上公務人員,已經到外縣市購屋居住,老二、老三與老四繼續住在高雄家中,也各有所長找到穩定的工作,陳家慢慢擺脫貧困的命運,家境愈來愈改善。

日期:2022-03-07

政治社會

防弊不該扼殺民間活力

不獨厚特定廠商,是政府辦理採購案或將科學技術研發成果移轉的不變原則,但過於強調「防弊」的制度設計,有時反而阻礙了產業發展。

日期:2022-02-09

職場

50嵐「髒鞋丟進鍋裡煮」影片曝光,公司可以開除肇事員工嗎?員工使用社群媒體應如何規範?

社群媒體網站《Dcard》近日流傳一段影片,穿著50嵐制服的員工,嘻笑說「我不知道會長怎樣哦,感覺會變很黑」,接著把超髒的運動鞋,放進疑似用來煮茶的大鐵鍋中,還倒入洗衣粉,以大型夾子將運動鞋壓進鍋內攪拌。影片一出,網友立即痛罵太噁心、超缺德的、超沒衛生。50嵐總公司於2月8日上午則發布聲明,「Dcard社群平台上匿名發布50嵐員工嬉鬧影片,經中區總部查核為該區管轄之加盟主店員個人行為,因個人情緒於營業場所做出不當嬉鬧行為,已經造成商譽的損害,已通知潘姓與林姓員工兩名員工立即離職。」

日期:2022-02-08

職場

過年在家待命算加班嗎? 2022年假薪水、加班費一表秒懂,想賺2倍薪只有這4天!

2022年農曆春節9天,不少勞工仍需要堅守崗位,過年期間加班費要如何計算?若不進公司、需要遠距離在家待命也算加班嗎?

日期:2022-01-28

科技

為什麼大家都在瘋元宇宙─元宇宙熱潮帶來的法律啟示

《當代法律》為今年1月份新創刊的法學雜誌,以每月10日出刊的月刊服務讀者。《當代法律》有別於其他傳統的法學雜誌,提供企業經營者及政府官員最即時並且深入分析的法學實務應用資訊。「當代法律」,刊如其名,創刊的宗旨是緊扣當代最新社會動態,將對應法律議題的演繹及發展脈絡,以平易近人風貌進行詮釋與呈現,使法律專業得以突破既有法律人思維框架,讓關心法律變遷與影響的有志之士,能交互激盪,進而深化、共鳴,引領並促進各界對法意識之覺醒與尊重,以達法治國之臻境。本文獲《當代法律》授權轉載。

日期: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