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民主政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民主政治共有173項結果
政治社會

刪Q成功!同意77899︰73433不同意,「罷免權」是深化台灣民主或加劇政治對決動員?

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陳柏惟罷免案今晚結果出爐,依照最後統計數字,罷免同意票計7萬7899票、不同意罷免票7萬3433票、無效票1226票。同意票跨過法定罷免門檻,陳柏惟服務處晚間自行宣布罷免通過,承認努力不夠,服務處感謝大家協助與支持。陳柏惟成台灣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立法委員,也是2016年選罷法下修罷免門檻後,繼高雄市長韓國瑜、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第三位被罷免成功的非里長級地方民意代表。短短一年多,台灣就舉行了三次罷免投票案,不論被罷免的民意代表所屬政黨,選前國民黨與民進黨幾近傾全黨之力支持或反對、各自號招鐵粉支持的激烈態勢,使得選情越發白熱化,人民在行使《憲法》保障罷免權同時,卻難以避免成仇恨動員,也為台灣政局增添高度的不穩定性...

日期:2021-10-23

政治社會

台灣的外交政策或許不應該由公投全權決定

雖然 2022 年九合一選戰尚未開打,萊豬公投已成為各界長期爭論的政策議題,其媒體焦點勝過選戰本身。因為疫情關係,公投自 8 月延至 12 月舉辦,而公投結果將決定台灣對於美牛美豬進口是否鬆綁,進而影響到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研議。台灣曾經利用公投來決定外交事務,但是隨著公民投票法門檻調降,全國公投對國家外交產生的諸多牽制反而逐漸提升。為了保護重大外交利益考量,台灣政府應該考慮是否再進一步修正公民投票法。

日期:2021-09-24

政治社會

為何罷免權毀了台灣民主? 罷免黃捷、藍綠都來參一咖 民代罷免成案數更創歷史新高!

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案6日將投票,藍綠對決態勢升高!民進黨籍民意代表比照輔選黃金陣容,立委劉世芳、許智傑、邱議瑩等人輪流站台,並深入社區動員反罷免,盼止住罷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的骨牌效應。不論罷捷理由為何,依照現行選罷法的規範,只要動員極端「25%」反對選民,就能通過罷免門檻,罷免權恐成各黨報復性惡鬥。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憂心,近期罷免動員頻仍,整個社會無法在選舉後穩定下來,民主國家長期處於動員狀態,不利維護民主品質。

日期:2021-02-02

政治社會

罷免接二連三恐影響台灣政治安定

今年 1 月 16 日桃園市民進黨議員王浩宇遭到罷免,成為了台灣史上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議員。王浩宇罷免案恐持續延燒,掀起一波台灣地方政治罷免風潮。罷免案由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共同發起,最後以 92.23% 比例同意,共 8萬4,582 票通過罷免。國民黨表示高票通過汰除不適任的民代,是中壢選民堅定民主意志的展現。

日期:2021-02-02

理財

歐銀專注綠色金融 金融業者進軍中東歐、中亞及北非市場合作首選

「時間正快速流逝,我期盼商界領導人在邁向低碳未來的目標上更積極、甚至激進……,像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簡稱歐銀)這樣的國際金融機構,尤其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因為阻礙我們進步的,從不是資金匱乏,而是如何分配。」十月七日,英國威爾斯親王在倫敦舉行的歐銀第29次年會上,透過預錄視訊發表這段演說。

日期:2020-12-10

政治社會

梨子與蘋果 vs. 總統

大概還要幾小時,說不定要更久,才能揭曉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無論最終是誰當選總統,期待能帶領美國走出低迷、引領世界走向美好。說是期待,更是衷心希望,作為一個小老百姓,人民盡了義務,讀書、當兵、工作繳稅,也能享受應有的權利。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還有點卑微的心願,讓國家社會更好。

日期:2020-11-05

國際總經

當年的數據大鱷 如何把川普送上大位?

羅伯特.默瑟(Robert Mercer),是投資人、是分析師,更是富有龐大財力的「數據大鱷」,當年,他至少挹注三億五千萬美元幫助川普當選總統,成功擊敗希拉蕊。他,究竟是何方神聖?

日期:2020-11-04

國際總經

「社群巨獸」撼動政權?任何國家領導...皆是一踩就死的螻蟻

美國司法部正式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訴訟,向四大科技巨頭開了第一槍。如果覺得今年總統大選已經戰到動搖國本,明年新任總統更將面臨一場新的世紀戰爭。

日期:2020-11-04

兩岸三地

高喊「我是驕傲中國人」淪統戰樣板!阿美族青年被起底事業在北京

花蓮阿美族青年楊品驊日前在第12屆海峽論壇大會演講,在發言中,突然舉手高喊「我是驕傲中國人」引發爭議,原民會呼籲「勿淪為中國統戰樣板!」楊品驊的部落頭目則強調他「不代表部落發聲」。而楊品驊的背景也被起底,從小到大都在台灣成長的他2008年才到北京創業,至今已在當地生活13年。

日期:2020-09-29

焦點新聞

深偽技術讓川普高唱「我愛你,中國」 美國大選最怕的奧步 谷歌、臉書全力擋

拜登受訪打瞌睡、川普大唱「我愛中國」、裴洛西變醉酒阿嬤,這些瘋傳全球的「深偽」影片,比假新聞更猖獗,也顛覆所有的傳統媒體,「數位分身」時代將帶來什麼衝擊?

日期: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