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比較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比較高共有1238項結果
房地產

買房房貸借了30年,還幾年後再一次性還清划算?胡偉良:決定「房貸還款年限」你要考慮的事

無論什麼時候提前還款給銀行,銀行收取的利息都是一樣的利率,利息則會跟著你的本金變化而改變,還沒有償還的本金部分都必須按月支付利息。

日期:2023-09-1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377期︱中國房地產沉淪,藍天到底有多「慘」?

藍天(2362)是典型的中概股,中國房地產險象環生,總體經濟低迷、出口與內需皆不振,勢必影響藍天的營運與獲利。但我們認為,衝擊實際上已經持續數年之久,藍天獲利正處於觸底階段。

日期:2023-09-11

職場

文憑不等於高收入保證?大學畢業「所得中位數」竟低於專科!一文拆解數字背後的盲點與隱憂

教育程度或學歷高低通常被認為會與收入有正相關,但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觀察過去7年所得收入者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分佈,卻出現專科教育所得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高於大學學歷所得者。以2022年統計資料為例,該年全體所得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台幣47.5萬多元,研究院所以上學歷者則是以近91.2萬元,居各學歷之冠,然大學學歷者僅為53.6萬餘元,低於專科學歷者56.7萬餘元。勞動學者、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分析會有此狀況,第1個原因是該統計沒納入年齡因素,因為現在幾乎已快沒專科可就讀,目前有專科學歷的人通常是年紀較大的工作者,等於有較多工作年資,而工作年資也與收入高低有相關性,不一定能支持「有一技之長比有大學學歷更吃香」的論點。此外,因為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導致大學供過於求,不只許多大學生畢業後,較多從事相對低薪的服務業或文組相關工作,也會產生求職向下排擠的效果,因此青年低薪的困境,與大學普及、教改有高度相關性。辛炳隆說,他不贊成學子選擇從高中、大學、碩士、博士「一路讀到底」,因為這樣會讓就業的路愈走愈窄,如今在職專班很方便,青年可在高中職、專科畢業後先投入職場,工作後若認為自己仍需要,再回頭就讀即可。

日期:2023-09-11

ETF

00929、0050、00878…手上有500萬準備退休,要存股哪支ETF?「這1檔月領逾3萬股息」

如果你是求穩型的投資人,那麼0050經歷過20年的多空行情,累積報酬率也相當亮眼,就值得考量。若是以高股息為主要策略,那麼00929的年化殖利率最高,再加上選股機制更全面,當然會勝過00878...

日期:2023-09-11

台股

玉山金配股又配息,為何我存股800張中信金?年領500萬股息達人教你買「保證填權息的股票」

投資人存金融股,大多是想要把股票當成「長期飯票」,目的是每年拿到穩定的股利現金流。通常股利又可以分成現金跟股票兩種,到底哪一個比較好呢?

日期:2023-09-10

ETF

0050、006208、00692...市值型ETF越來越多,除了台灣50存股族還可以選誰?林奇芬傳授3挑選重點

今年以來台股表現一馬當先,但在ETF表現上,卻是高股息ETF遙遙領先市值型ETF,跟長期表現大不相同。究竟高股息ETF還會持續領先,還是落後的市值型ETF可反敗為勝?現階段是不是布局市值型ETF的好時機呢?

日期:2023-09-08

稅制

老公走後辦繼承要繳400多萬遺產稅,我只是個家庭主婦哪拿得出那麼多錢?地政士提出4解法

張三生前是個規矩的上班族,每月所得不多,但由於省吃儉用,在其死亡後,仍留下不少銀行存款、二筆建地及一筆公共設施保留地,配偶陳芳芳及二個兒子張大明、張大昌申報遺產稅後,要繳納400多萬元的遺產稅額,陳芳芳是一位家庭主婦,二個兒子又剛就業,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繳納遺產稅,不知該怎麼辦?

日期:2023-09-07

台股

台股盤整後,何時反攻萬七?為何光看K線就能交易,不用管基本面嗎?

加權指數自7月底出現「一陰蓋」的漲勢反轉訊號後,市場走勢便開始陷入震盪,不少漲多的個股紛紛回檔下探。至8月中旬出現止跌大陽後,經過了多次測試,屢回不下形成「一陽撐」,走勢才開始慢慢地盤整向上。

日期:2023-09-07

房地產

獨居奶奶養老金不足,想把40年老公寓「以房養老」卻釀賤賣悲劇...退休金想靠房子,3大選擇比給你看

目前可用於退休規劃、比較常見的「不動產+ 信託」的業務組合,共有「賣房養老+ 安養信託」、「以房養老+ 安養信託」及「留房養老+ 安養信託」3種。以下我想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不動產信託的定義及架構,並分析一下「賣房養老」、「以房養老」及「留房養老」的差別。

日期:2023-08-31

理財

「我的錢拿去投資幾乎虧光了,對不起!」前空軍輔導長告白:20幾歲虧損到崩潰時,我靠3方法走出來

不少讀者希望我分享,自己是怎麼從虧損大賠中走出來的。其實我內心一直默默抗拒分享這段經歷,因為好不容易把這傷整理、安頓好,現在又要跑到內心深處把它拆封。但我向來鼓勵大家透過說或寫出來的方式來放下傷痛,總不能自己卻把那部分藏得好好的,所以決定在此說說我是如何走過漫長的復原之路。

日期: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