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每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每月共有6269項結果
國際總經

安倍晉三的人生故事:出生政治世家6歲就收恐嚇信,母親被稱「昭和妖怪之女」,年輕時被封日本政壇「裴勇俊」

編按: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日上午約11時30分(台灣時間10時30分)於奈良市發表演說時突遭槍擊倒地,經緊急搶救後不治身亡,享壽67歲。安倍晉三剛出政壇時有日本政壇「裴勇俊」之稱,擁有超強純正的世家血統,前首相岸信介——安倍晉三外公;前首相佐藤榮作——安倍晉三叔公;前外相安倍晉太郎——安倍晉三之父。安倍晉三本人2006年以52歲之齡首次擔任日本首相,成為日本首位戰後最年輕的自民黨總裁和日本首相,被視為改革的象徵。任職一年後因潰瘍性結腸炎於2007年突然請辭。2012年再度出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兩度出任首相的政治人物。

日期:2022-07-08

理財

拿洗菜水擦地、洗澡水洗衣...一家三口「月花1萬」!6年級的她挑戰幾年內還千萬房貸、環遊世界

「我們要挑戰在幾年內還千萬元貸款。」黃慧馨和先生張偉明2年前從台北市搬到桃園,背負1000萬房貸。因個性「不喜歡負債」,他們維持過往的節約生活方式,一個月家庭開銷只有1萬元,將省下來的錢和投資獲利,全拿去還房貸。過去,他們曾經成功挑戰3年還清400萬元房貸。現在兩人已到中年,手中有存款,以及多年來相當不錯的投資獲利,她自信道:「應該會成功!」

日期:2022-07-07

職場

老闆加薪5百、1千就覺得員工理當知足...低薪族困境:青春有限,還有多少時間能跟公司耗下去?

昨天早上1個小時內,有2個高薪營的學生來報好消息:第一位學生2個月內連續調薪2次,先是上個月加薪1千元,很不滿意,再去跟主管談,再調漲2千元,條件是要多接一個工作。到現在,合計薪水增加3千元,他還是覺得加得不夠,上周五鍥而不捨又去敲主管的門,這次拿出績效報告,秀出他在某項的業績上累計成長52%,並且直接開價:我要加薪20%!

日期:2022-07-07

政治社會

台灣大未來論壇》 國內外名家會診全球政經關鍵變數 國際利空干擾! 台灣經濟未來十年如何突圍?

在通膨、疫情、地緣政治的夾擊,以及永續浪潮的推進下,台灣如何因應世界局勢的新秩序,成為政經新焦點?

日期:2022-07-06

理財

買股票靠價差賺錢,退休要用錢時股市崩了你怎麼辦?稅務律師揭:有錢人如何用股利增加財富

買進並長期持有股票的問題只在於,當你要賣股票以支付退休、醫藥費或任何其他需要時,市場可能剛好在低點。你不能去對電力公司說:「嘿,我的股票剛跌了20%,可以等股市漲回來再付電費嗎?」不行,你必須馬上付電費。市場崩盤時,你可能得付出很高的代價。

日期:2022-07-04

台股

景氣不好還要增聘員工!疫情趨緩,各國陸續解封開放,這3族群將成為台股熱門題材

跌跌不休的美國股市下半年還有戲唱嗎?期中選舉會是助陣股市上漲的燃料嗎?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航空業的復甦,順勢帶動相關旅行社以及觀光飯店等需求。

日期:2022-07-04

政治社會

邁向零廢棄物願景 日月光創造「膠」換經濟

為實現2030年廢棄物資源化達100%與零廢棄物願景,日月光已發展出生產用廢膠條循環再利用、包材循環再利用及創新等循環經濟創新技術,創造出更大附加價值的「膠」換經濟。

日期:2022-07-04

台股

台積電(2330)套在660元,被同事笑高點不跑是盤子...2股市真實案例看懂:長期投資的真諦

美股6/17繼續走低,道瓊小跌200點,那指有撐在平盤,越來越多人加入空方行列,不管是各大對沖基金機構,或者是一般中小型的投資人,其實這也沒什麼對錯,股市極度樂觀的時候,大家也是這樣追買,現在只是改成對立面,與其說他們是留下來洗碗的盤子,還不如說「沒走的才是洗碗的」,當然以上說的都是短中線的交易者,不包含長線投資人。

日期:2022-07-04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20702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7-03

國際瞭望

台灣高齡化危機在即!借鏡德國經驗 照護假、青銀共居、數位化教育值得台灣學習

「在晚年能獨立生活並還能有社會參與,對所有人都很重要,所以我們的老年人政策有兩個優先目標,一是協助需要照顧的長輩,二是培養長輩潛能,建立跨世代間的凝聚力。」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說。高齡化是全球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今(1)日在《動腦雜誌》舉辦的「2022國際創意論壇」,對於「德國如何回應人口變遷?」,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陶艾瑪分享德國擬定的老年政策及具體措施,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或許能借鏡得德國作法。

日期: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