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歷史建築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歷史建築共有116項結果
科技

鑫傳國際轉型三部曲 結合LINE TV四年打造數位生態系

隨著影音串流平台(OTT)的崛起,傳統有線電視面臨剪線潮,然而,台灣第四大有線電視業者台數科集團卻能逆轉勝,結合敵人(OTT) 展開韌性轉型,打造另一場數位轉型生態系。

日期:2022-12-28

2022縣市長選舉

曾為保護水源地肉身擋砂石車!當年每天騎腳踏車拜票選上議員,如今周江杰要挑戰新竹縣長寶座

「竹北市運動空間不足,我們的網球場、風雨球場,在相關建設上,都沒跟上其他城市的腳步!」身處大馬路旁,站在寫著「城鄉共好」4個字的木箱上,民進黨新竹縣長參選人周江杰賣力演講,向行人、慢跑民眾、等紅綠燈的駕駛人,分享他對新竹縣的願景。

日期:2022-11-17

政治社會

暖心媽媽縣長助圓夢 女童一封信改變宜蘭公園地景 

「親愛的縣長你好,我是李雨蓁,我希望我們宜蘭的公園可以有搖搖杯,它長這樣,像台中文心森林公園有,請縣長幫忙。」一封來自5歲小縣民的陳情信,用注音符號與可愛圖畫向「媽媽縣長」林姿妙大膽許願,獲暖心回應,不僅促成一座兒童公園誕生,還改變了宜蘭的公園地景。城市領導人本就該是夢的推銷員和幸福塑造者,啟用當天,林姿妙邀女童親自驗收朝思暮想的搖搖杯遊憩設施,純真童顏與滿足笑意即是最佳報償。

日期:2022-11-04

政治社會

安平古堡改名後,「來自熱蘭遮的你」好潮?乾脆打狗打貓一起換?文化部長拿中山堂舉例:兩者不相關

台南知名古蹟「安平古堡」要更名為「熱蘭遮堡」,掀起不小輿論風波,文化部雖澄清僅是園區內2處古蹟合併更名,不影響原本安平古堡稱呼,仍遭酸乾脆安平區門牌、身分證全都換,高雄打狗、嘉義民雄打貓通通改好了。文化部長李永得今(10/12)日受訪再次說明,強調古蹟合併更名和安平古堡改名是兩回事、根本不相關,他也舉例,就像是台北西門町的「中山堂」為國定古蹟「臺北公會堂」,但是並不會影響原本「中山堂」的稱呼。

日期:2022-10-12

國際總經

影/俄83枚飛彈狂炸烏克蘭,拜登轟普丁殘暴!俄烏戰升溫,柏南克籲關注戰爭、美元強升危機風險

連接俄國與克里米亞的克里米亞大橋(Kerch Bridge)日前發生大爆炸,引來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滿,採取積極報復手段猛炸烏克蘭。烏克蘭軍事指揮官表示,俄羅斯已發射83枚飛彈攻擊,傳出造成基輔等地至少造成11死、89傷,普丁也證實,這波攻擊就是要報復烏克蘭對克里米亞大橋所實行的恐怖攻擊。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美國強力譴責俄羅斯對基輔發動的飛彈攻擊,造成無辜平民傷亡、摧毀不含軍事用途的目標,這證明普丁的殘暴,「我們向無辜死亡的民眾哀悼,並祈願傷者康復。」面對俄烏戰爭戰情又再升溫,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柏南克(Ben Bernanke)出面敦促,各國應關注俄烏戰爭和美元飆升中的危機風險。

日期:2022-10-11

政治社會

打造全國人才培育基地 讓少年嘉璞玉變寶石

知識價格均一化的結構性問題,無形中框限了年輕人對未來的想像與追求。嘉義市政府秉持「青年有事,國家就沒事」信仰,用青創力讓城市變年輕,使嘉義市總有好事,躍升全國創新人才培育基地,讓有個性、有特色、有創意、有理想、有質感的青年創業家、社會企業遍地開花,少年嘉璞玉變寶石,踏出舒適圈逐夢。

日期:2022-09-05

政治社會

愛心直送》不捨難民淚眼 「希望他們能打贏!」 「幫烏克蘭,就等於幫台灣」 台商揪NGO暖捐救護車

烏俄戰火不息,大批難民流亡他國。在波蘭,這個最大的難民接收國,有一群台灣人,也向流離失所的人們伸出了援手;更讓他們知道,世界上有個地方叫台灣。

日期:2022-08-03

生活消費

周遊龍潭,一「桐」穿梭古今 沿線追桐花, 賞遊一日行

我曾騎著單車,從鶯歌沿著大漢溪畔直抵有「龍潭第一街」之稱的三坑老街,早已神往龍潭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致。值此桐花盛開、微風徐徐的春日,我和兩名友人決定邀請龍潭導覽協會徐鳳園理事長,騎乘機車來趟「賞桐人文一日遊」,深刻體驗龍潭之美。跟著我們一起出發吧!

日期:2022-04-07

美食旅遊

周遊龍潭,一「桐」穿梭古今

沿線追桐花, 賞遊一日行。我曾騎著單車,從鶯歌沿著大漢溪畔直抵有「龍潭第一街」之稱的三坑老街,早已神往龍潭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致。值此桐花盛開、微風徐徐的春日,我和兩名友人決定邀請龍潭導覽協會徐鳳園理事長,騎乘機車來趟「賞桐人文一日遊」,深刻體驗龍潭之美。跟著我們一起出發吧!

日期:2022-03-28

話題人物

台灣成為國家第一步:「不讓歷史被遺忘」 熱血加拿大阿伯花半輩子守護台灣古蹟

「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國家的歷史,如果沒有這些歷史,你為什麼要保護台灣呢?」曾在戒嚴時期因為「說太多」被趕出台灣,遊歷了亞洲十年後,還是回到了最想念的台灣,也種下他想守護台灣的決心!那就是花上半輩子,拯救台灣的古蹟!他直言:「保存古蹟,是因為我想為台灣的未來努力。」

日期: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