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歷史上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歷史上共有109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灣人的民主精神是實事求是!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驚濤駭浪中的自由:台灣準備好了嗎?

美國川普政府時期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胡佛研究所傑出訪問學人,週四(1/12)在政大出席指南政策論壇,他以全中文發表約20分鐘演講,並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對談。以下為演講全文:

日期:2023-01-13

國際總經

負利率時代結束了嗎?

日銀貨幣政策轉彎,過去10年的負利率時代就此告一段落;但主要國家的財政政策三心二意,讓貨幣政策正常化難持久,下次靠QE救市,零利率恐再現。

日期:2023-01-11

理財

30歲少年股神把50萬翻到數千萬,給新手投資3堂課:戒掉「我還沒輸」心態,才不會愈錯愈大

投資人歷經驚濤駭浪的虎年,即將步入兔年,《今周刊》精選三本投資書,從認識自己出發,將生活與投資結合,面對新的一年更游刃有餘。

日期:2023-01-11

政治社會

中共犯台,美軍會來嗎?學者分析陸攻台模式:美國不得不來,且一定海空聯合反擊

最近在台灣出現了高聲量的疑美論(美軍不會來),這是與美國最近倡議與通過許多史無前例的挺台法案所欲達成的結果正好相反,此誠可怪也(美國愈挺台,台灣人民愈疑美),我們可以很合理的推斷這種改變與中共的強化的對台認知作戰正面相關。我因此在這裡希望能夠澄清一些簡單的事實。

日期:2023-01-05

國際總經

那些擔心過與沒有擔心到的事

2022年,投資市場擔心過與沒擔心到的事,居然一起發生了;其中最關鍵的是利率,因此先研究停止升息誰得利,再伺機下手。

日期:2023-01-04

2022世足賽

世足/梅西封神!2度拿金球獎史上NO.1,十大超狂紀錄一次看…最後一舞沒完「還想繼續踢」

今周刊編按:由梅西(Lionel Messi)率領的阿根廷國家隊,順利舉起本屆卡達世界盃的大力神盃!今年35歲的梅西,終於拿到他夢寐以求的世界盃冠軍,先前曾說過世界盃決賽會是自己代表阿根廷的最後一場比賽,但梅西在戰勝法國隊後告訴記者說:「不,我不會從國家隊退役。我想繼續穿著阿根廷球衣作為世界盃冠軍出戰。」除了率領阿根廷奪下睽違36年的隊史第3冠,梅西個人也獲頒本屆金球獎,而對上法國隊的冠軍戰,更是他的「紀錄之夜」,梅西創下10大紀錄,包含:本屆7顆進球,有4顆是12碼罰球,和荷蘭倫森布林克(Rob Rensenbrink)、葡萄牙的「黑豹」尤西比奧(Eusébio)並居史上第一。以35歲又177天成為史上「年紀最大」達成單屆7球的紀錄、世界盃生涯13顆進球,追平法國方丹(Just Fontaine),兩人並列史上第四。率領阿根廷在世界盃取得17勝,也是史上第一紀錄,梅西更是史上首位兩度獲頒世界盃金球獎的球員。

日期:2022-12-19

生活消費

世足/魔笛最後一舞!領軍克羅埃西亞對決「非洲最強摩洛哥」,史上第二次季軍戰延長賽會出現?

2022年FIFA世界盃足球賽進入最後階段,本屆季軍戰將上演全新戲碼,由首次參賽的本屆最大黑馬-北非勁旅「摩洛哥」對上曾在98年奪下季軍的歐洲強權、同時也是由「魔笛」莫德里奇(Luka Modric)領軍的上屆亞軍克羅埃西亞,季軍戰預期將非常精彩。

日期:2022-12-17

2022世足賽

世足/賽前百日才臨時換帥...為何摩洛哥能成功逆襲闖進4強?CNN揭2大關鍵:絕非僥倖

世界排名第22的摩洛哥,在今年卡達世界盃中連續打敗世界第2比利時、世界第7西班牙和世界第9葡萄牙,成為史上首支闖進世界盃4強的非洲球隊,是什麼讓一支賽前百日才臨時換帥的隊伍能創下這樣的佳績,美國《CNN》以「為什麼摩洛哥的世界盃成功絕非僥倖」為題,認為適任的教練和認真對待的協會是兩大關鍵。美國《CNN》指出,摩洛哥的成功可能是迄今為止本屆世界盃最好的故事,但這並不是運氣和毅力的結果,而是專業知識和計劃的結果。

日期:2022-12-14

生活消費

阿根廷問鼎世足金盃!救世主梅西7神人紀錄:第1顆與新進球跨度時間16年又180天贏C羅

梅西(L.Messi)不愧是阿根廷救世主!由梅西領軍的阿根廷,今在卡達世界盃4強賽中對上上屆世界盃亞軍克羅埃西亞,阿根廷雙前鋒大發神威,梅西1進球1助攻、艾瓦雷茲(J. Álvarez) 梅開二度,最終阿根廷以3比0打敗上屆亞軍克羅埃西亞,生涯第六度闖進世界盃決賽!而梅西(Lionel Messi)今在個人1傳1射下,不僅幫助阿根廷自2014年之後再度殺進世界盃決賽,同時,今晚再刷新了許多項的世界盃紀錄,也見證了梅西的神人紀錄!

日期:2022-12-14

國際總經

通膨與債務

對一般人來說,通膨讓錢變薄了,生活苦不堪言。對政府而言未必是壞事,因為通膨愈高,政府的償債壓力就愈小。

日期: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