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及整體經濟情勢時,最常被提到的字眼,還是「通膨」(inflation)。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爆發後,各國央行為了減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紛紛採取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並釋放大量資金進入市場,帶動股市、房市上漲,但也因此引發外界對通膨的擔憂。對多數民眾而言,通膨最令他們「有感」的地方,就是物價上漲。究竟通膨影響有多大?
日期:2024-10-13
最近高股息ETF紛紛吹起降息風,包含00936、00934及00929的配息都呈現縮水。很多存股存在高點的散戶感受最深「有一種被割韭菜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麼辦。」
日期:2024-10-13
降息有助於刺激經濟活動,鼓勵個人消費與企業借錢投資,基本上有利於金融股。問題是,金融產業大體可劃分為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領域,它們對降息受惠的程度深淺不一。
日期:2024-10-11
今年也進入最後一季了,不知線上的朋友們,是否有認真去計算本年度的股票經營績效?以今年來說,若投資策略沒太大問題的朋友,應該是正績效的居多吧?
日期:2024-10-11
右起臺灣網路認證連子清協理、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明華教授、兆豐銀行副總經理陳建安、律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啟桐、桓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江衍源、凱鈿行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務開發經理郭俊麟,圓桌論壇中交流數位簽章應用實例與創新趨勢分析
日期:2024-10-11
2010年8月《今周刊》曾報導過我的一個操作實例,2009年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透過股票操作,將原先52萬元的資產成長到325萬元。該帳戶在2010年底成長到499萬元。(編按:截至2024年6月19日,這筆資產已經持續成長到3,073萬元,16年多的時間,創造出超過58倍的獲利)不過,我最想強調的,不是這個績效的結果,而是創造出這個結果的方法,因為在股票市場中只要方法對了,處處都充滿賺大錢的機會。此外,創造上述這個績效結果的好方法,我在這幾年也做了一些調整,從原本的「好公司」、「好價格」、「大賺小賠」,調整到「好公司」、「好價格」、「買低賣高」。主要的原因,是我觀察到只要投資人能用好價格,買到好公司,通常股價的短線波動就無須太過在意。回顧2015年,我因為太堅守「負15%小賠」的停損原則,被迫將許多未來具有成長性的好公司停損賣出。除了拖累當年績效外,從結果來看,每檔當時被停損的股票,後來股價都出現飆漲的走勢,讓當時看似理智的「停損」決定,最後淪為愚蠢的交易行為。此外,從多年來的實戰經驗也顯示,「好公司」一旦被賣掉,很多時候,都很難再買回來。欣慰的是,每一次跌倒的經驗,都提供了未來變得更好的養分。時序進入2022年,雖然受到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的影響,加上台海危機,讓當年度的台股大跌22%,但不再停損「好公司」的決定,不僅讓我2022年只小虧1.28%,更奠定2023年、甚至2024年獲利扶搖直上的基礎,也讓我愈來愈深信:短線上,市場「或許」會忽視一家「好公司」的真實價值,但長線上,市場「絕對」會反映「好公司」的真實價值。(節錄作者孫慶龍自序)
日期:2024-10-09
在這個AI浪潮來襲的年代,數位轉型儼然已經成為企業不可少的重要經營指標之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統計,2027年全球將淘汰8300萬個職位。由於科技快速進展帶來的巨大衝擊,推動產業加速數位轉型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日期:2024-10-09
「曾經有一段時間,外資不怎麼碰我們的資產,但過去這個星期,我們接到的全球投資者要求進行電話會議、視訊會議的數量,卻急劇上升。」現任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這樣說。
日期:2024-10-09
(今周刊1451)在中國十一長假的前一周,疫情後一度黯淡無光的中國股市,在外資法人的一片驚嘆聲中,迎來了暌違多年的爆發性成長。究竟,資本市場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情緒為何如此火熱?一劑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強的救市猛藥,又是否得以讓中國經濟擺脫多年的困局,走向復甦的「黎明」?
日期: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