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昨(26)日國會大選的結果出爐,連任三屆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黨,得票率以些微之差輸給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但雙方都沒有超過30%,意味下屆德國政府又將是個跨黨派聯合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親中的基民黨下台,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有不小變化,因為這次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綠黨,以及第四位的自由民主黨,對中國立場均偏強硬,且可能扮演關鍵小黨的角色,黨魁甚至可望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鑒於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態度開始轉變,歐盟又在中國與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中支持立國,這都可能促使德國新政府對台灣政策更友善,惟德國政界人士提醒,「這會是持續漸進的改變」,而非一夜之間大變。
日期:2021-09-27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26
台灣與中國交手不只是在東亞,也在遙遠的歐洲,特別是今年超級挺台、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以區區近280萬人的小國,力抗14億人口的「大魔王」中國壓力,很難不令人注意及激賞。國人對立陶宛較熟悉的,或許是今年已經兩次捐助新冠疫苗給台灣,且本周宣布的第二次將捐助23萬多劑,幾乎是第一次捐助數量的十倍有餘!今年立陶宛有兩件事大大挑戰了中國,先是5月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已加入九年);接著是7月宣布雙方議定,我國將在立陶宛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立國也打算年底前在台北設立館處。由於這是少見由外國政府同意我方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機構,而非「台北」,大大提升了實質官方交流程度,讓北京大怒,並於8月召回駐立國大使以表抗議。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北京之所以強硬反對立陶宛對「台灣代表處」開綠燈,甚至下重手報復立國,就是擔心此例一開,恐使其他東歐國家、甚至其他西方國家,都「循例」提升與台灣的實質外交關係,造成骨牌效應,導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倒退。
日期:2021-09-24
我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於未來談判恐觸及日本和災區食品開放議題,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今表示,我國對福島食品處理三原則,包括國民健康、處理過程要有科學根據、國際規範等,在談判過程會與日方找尋可妥善處理的方法處理。
日期:2021-09-23
想吃國外零嘴不用出國,不僅國際零食品牌紛紛引進來台開設門市、推出網路商店,就連線上購物平台、百貨超市也追上熱潮,引進暴紅商品在台銷售。不能出國的日子裡,在台灣就能零時差跨國追流行,嘴饞之時解解癮。
日期:2021-09-22
11月入境美國需要過「三關」!美國白宮今天宣布,11月初將全面要求外國旅客打完疫苗才可入境。此外,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11月初開始實施三項措施:要求入境美國的外國旅客提供接種證明、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和接觸者追蹤相關訊息,全球旅客一體適用。
日期:2021-09-21
今年台股下半年大致不脫一個「悶」字,大盤至今仍在17000~18000點之間徘迴,原本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的蘋概股及電子股也表現平平。隨著蘋果發表年度最令人期待的新產品iPhone 13,台股近期卻幾乎「波瀾不興」,令人想起之前市場連續多年都會提到「一顆蘋果救台灣」的說法,但過去兩年似乎很少聽到。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帶來的地緣政治變化,以及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獨霸地位更突顯,似乎已經把「一顆蘋果救台灣」,變成「一座護國神山救台灣」。但市場專家認為,同樣受到美中貿易戰改變的智慧手機競爭版圖,意外為蘋果掃除了高階手機產品的一大敵人,加上全球可望進入換機潮的舊iPhone估計達4.2億支,都是大家不應該低估iPhone 13後續商機的原因。
日期:2021-09-15
9月下旬,加、德、日本同時上演「總理變天秀」,各國執政黨不論防疫大戰是否成功,都面臨被選民唾棄的生死存亡戰。同時,「抗中」亦成為三國大選的主旋律。
日期:2021-09-15
向來最挺台灣鞏固國防的外國就是美國,在軍售之外也不時有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宣示自由航行權,並體現美國鼓吹的「自由而開放的印太地區」,國人對此或許不會太陌生。但從今年開始,美國以外的亞洲國家,甚至是歐洲大國,公開關切對台海局勢及穩定的案例愈來愈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例子就是日本防衛省(就是國防部)每年發表的防衛白皮書,今年第一次白紙黑字指出,台海安全對於日本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日本、越南、澳洲,甚至法國,在雙邊政府高層會談的會後聲明,幾乎都提到台海穩定的重要性。為何過去常被稱為「國際孤兒」的台灣,如今在國際社會獲得的關注愈來愈多?
日期:2021-09-13
美股連跌五天,雖然每天跌幅不大,卻是今年2月以來最長的連跌,道瓊指數更跌破50天平均線。華爾街幾家大行經濟學家之前大幅下調經濟預測,上周則輪到策略師發出減碼美股的報告,其核心邏輯是疫情重燃下,消費和投資前景均需要重新評估,美股估值太高。另外,貨幣政策的風向開始轉了,市場擔心流動性下降;某科技巨企被法院要求開放支付系統,也影響了美股走勢。
日期: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