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公司化法案協商再次破局,台鐵工會發起端午、中秋連假不加班行動表達訴求,但台鐵勞動節停駛所引發的民怨,反倒讓區域立委更加支持交通部提出的公司化草案。
日期:2022-05-11
編按:聯亞生技遭停職員工非法入侵,公司表示,6/11晚上遭郭姓停職員工帶身分不明男子非法侵入位於竹北生醫園區辦公室,櫃台員工電腦也被入侵,變更辦公室及電腦機房之門禁系統設定,造成門禁系統及設備完全喪失功能,公司已經報案,聯亞生技表示,已向當地派出所報案,也懇請新竹地檢署能夠儘速偵辦。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這起非法入侵疑與聯亞集團母女經營權之爭有關,集團內部對非法入侵此事相當不解,不懂為女兒為何要這麼急?「行徑太誇張」。這位郭姓員工,本來是公司高層,利用職權要下屬交出公司大印章,公司發現後將他停職。由於聯亞與保全簽約的代表就是這位員工,因此他到辦公室後指揮保全,要求更改門禁密碼設定,得以進入公司。聯亞生技說明,公司投入新冠疫苗UB-612研發工作,已進入緊急使用授權(EUA)階段,相關技術屬於國家關鍵核心技術之一,更屬於營業秘密,針對這些欲侵入公司竊取機密的犯罪人士,公司已經報案,也呼籲新竹地檢署儘速偵辦,以遏止有心人士繼續犯罪。----------------------------------------------------------------------------聯生藥陷入經營權之爭,背後竟有一樁國際集團的內鬥戲碼?聯亞生技集團創辦人面對與女兒胡世一的爭端,接受專訪說明背後巨大的利益糾葛。(原文刊載於2022/5/11,更新時間為2022/6/14)
日期:2022-05-11
行政院版《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全面禁售電子煙、細支菸,但朝野立委對此尚未有共識。學者認為,提高菸稅捐「以價制量」,才是最有效降低青少年吸菸比率的措施。
日期:2022-05-11
從民生到工商,生活無處不需能源,從今年三月行政院頒布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中可以看出未來三十年台灣能源發展的重要規劃:能源、產業、社會、生活四大轉型,將是跨越時代與國界的巨型工程。臺灣以中小企業立國,城市、企業、人民之間互依互存,能源轉型將如何改變這座海島?鳥瞰各大城市的綠能產業如何帶動城市競爭力,便能一探究竟。
日期:2022-05-11
防疫險之亂未完待續,近日紛擾許久的防疫理賠相關問題爭議多時,特別是民眾是否可持數位健康證明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最為關鍵。週二(5/10)上午壽險公會率先發出聲明指出,為避免民眾蜂擁至醫院申請診斷書,同意以衛福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隨後下午產險公會也召開臨時理事會討論,不過,在會後發布的新聞稿,未如壽險公會做出統一接受數位證明的決議,而是「建議」所屬會員公司,在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此聲明也代表是否接受數位證明作為理賠文件,將交由各產險公司決定。
日期:2022-05-10
長榮巴拿馬週二(5/10)在長榮桂冠酒店舉行臨時股東會,繼上午哥哥派張國華發出聲明,強調弟弟派所舉行的臨股會並不合法以後,下午在股臨會正式舉行之時,張國華也派出律師代表陳錦旋到場,宣告該股臨會並不合法。
日期:2022-05-10
編按:本土疫情大爆發後,燒出防疫保單理賠亂象,壽險公會週二(5/10)發布新聞稿表示,為了避免大量民眾蜂擁至醫院申請診斷書,產生醫療排擠,同意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新冠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保險公司仍得保留事後查核之權利。而產險公會下午發表聲明,「建議所屬會員公司於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並請考量受理同一性質足資證明效力之數位證明文件」,與先前表態不配合,有明顯的讓步。可說是壽險、產險公會都同意,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可取代醫師診斷書。
日期:2022-05-10
面對金寶前總經理沈軾榮的挑戰,金寶現任總經理陳威昌5/9受訪時指出,近期公司與經營團隊受到不少抹黑、甚至是人身攻擊,因此前來控告沈軾榮,他表示,要三問沈先生(沈軾榮),希望股東跟團隊得到更好的交代。
日期:2022-05-09
由於本土疫情日漸嚴峻,意外燒出防疫險的理賠之亂,不少民眾深怕請領不到理賠,紛紛湧入醫院急做篩檢,嚴重排擠既有的醫療量能,甚至有言論指向政府可能介入取消防疫保單,引發一波波爭議。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週六(5/7)親上火線,針對這一連串的疑慮進行說明,他更罕見撂重話「請散布言論者知所進退!」
日期:2022-05-0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六(5/7)公布國內新增46,5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6,377例本土個案及159例境外移入(5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台北市新增9245例,市長柯文哲表示,相信第一線醫護瀕臨崩潰,但比賽還沒開始。目前北市專責病床有1800床,預計在5/12就會滿床,所以要從20%拉高到30%,只是往上加有個代價,會擠壓到其他疾病的照護,所以未來這段時間,如果不是急診的人恐怕都不能住院,但也不能叫癌症病患等一個月再來開刀,非常兩難。
日期: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