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欄杆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欄杆共有86項結果
政治社會

圖》道路施工湧「瀝青噴泉」!2層樓高黑油淋工人滿身 民宅、機車全上色,賠償清潔責任歸誰?

新北市板橋區民有街,4/27下午正在進行道路維護工程時,噴油軟管突然破裂造成大量瀝青噴濺,一旁民宅、機車全被「抹黑」,就連工人也瞬間變成了小黑人,讓在場民眾全都看傻了眼,直呼房子變成這樣該怎麼辦?

日期:2023-04-28

政治社會

每年逾兩百人自殺 稚嫩生命為何所苦 年輕人自殺率攀高 解決三大問題補破網

台灣少子化狀況嚴重,去年新生兒數量創史上新低,兒少自殺率卻逐年攀升,究竟社會出了什麼問題,讓愈來愈多年輕人不想活下去?

日期:2023-03-01

教育

建中學霸不想填醫學系,寡母竟仰藥「死諫」!資優生:跟媽媽的命比起來,什麼都不重要了

編按:選填志願總是讓高中生們好糾結,究竟怎麼決定才是最客觀最正確的呢?到底志願該怎麼填?該選校還是選系?對許多人來說,選擇不只攸關未來職涯發展,也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意願,著實不容易,但是當孩子的志向,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時,究竟該怎麼辦?作者陳美儒老師於建中任教40年,看遍了各式各樣優秀頂標的青春少男少女,仍然感嘆──青春真的不容易。(原文刊載於2021/8/19,更新時間為2023/2/22)

日期:2023-02-22

職場

到一家新公司卻依然用舊有的模式做事?小心讓公司陷入危機!

我第一次讀這段引文和文章的時候,湧起一股激烈的反感。在事業體當中,文化是僱傭、提倡和解僱時所考慮的,而品牌是公眾眼中這家公司的本質。強健的文化和品牌是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兩者都必須提前積極建立,但兩者截然不同。

日期:2023-01-07

健康

每平方公尺超過六人就有危險 風險辨識是逃生關鍵 身陷大量人潮 防範壓迫性窒息

韓國梨泰院的踩踏事件累計一五六人死亡,這起因「人」導致的意外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這場悲劇提醒我們,得認知到人潮密集場域的風險,以及遇到類似情況的脫險法則。

日期:2022-11-09

政治社會

梨泰院11通報案電話,警一句話打發「署長懲處停職」!她幫亡者手腳併攏、商家幫拜菜「超心碎」

南韓梨泰院踩踏事件震驚國際社會,截至11/1上午,死亡人數已達156人,超過300人受傷。外界質疑官方未盡力疏導人潮,南韓媒體更報導事發前民眾曾打11通電話報警求助,卻未獲積極處理。南韓警察廳11/2下令,管轄梨泰院的龍山警察署署長李任宰暫時停職。首爾市市長吳世勳召開記者會也為此次意外道歉,身淚俱下表示:「作為負責市民生命安全的市長,對這次事故有無限責任,在此向市民深表歉意」。南韓社會輿論除了追究責任,有不少影片引起民眾討論。一名警察獨自在意外現場疏散民眾,他不斷吶喊「有人死了、請你們幫幫忙」,試圖疏散人潮,事後接受訪問回憶起當天情況,也忍不住落淚。還有幸運獲救的女性受訪表示,自己成功獲救後,聽到救護人員說遺體在僵硬後有可能會無法放進棺木中,所以她就協助將大量倒臥在現場的屍體手腳併攏,影片惹哭不少南韓網友。當地商家目前狀況如何,也受到關注。一名在事發窄巷開店的老闆,帶著飯菜和水果替逝者祭祀的畫面,也讓網友們看了忍不住鼻酸。

日期:2022-11-03

政治社會

台東池上6.8強震/高寮大橋整條斷裂,3人掉落獲救⋯端節才啟動復建工程,不到3個月竟垮

臺東池上鄉週日(9/18)下午14:44:15,在北緯 23.14度,東經 121.2度,也就是臺東縣政府北方42.7公里,發生芮氏規模6.8強震,地震深度僅7公里。其中,連接玉里鎮省道台9線與縣道193線間重要的聯絡橋梁的「高寮大橋」是,據了解,高寮大橋整條斷裂,從臉書影片可見現場情況嚴重。目前掌握有3人跌落20公尺深的橋面,所幸救起生命無虞。

日期:2022-09-18

品味收藏

流亡他鄉仍掛心底層苦難 用生命熬出《武漢》新作 中國作家廖亦武 自比「時代錄音機」 紀實中國疫情生死場

中國流亡作家廖亦武,和其他流亡作家不太相似。其他流亡者,常常在國外就銷聲匿跡,人在他鄉動不了筆。但曾蹲過監獄的老廖,在自由世界看著極權大監獄,他知道自己還能寫,也還必須寫下去。

日期:2022-09-14

情感關係

凌亂的房間,活不出高級人生!讓日常變講究,先厚待自己,別人才不會隨便對待你

某個週末,我和幾個好久沒見的朋友約了聚餐。結果,我們三個女人在吃飯的時候,聽鈴蘭講她遇到過的各種奇葩壞男人,大家聚精會神地聽到了半夜。

日期:2022-04-22

政治社會

本土確診才12天就飆破900例! 為何專家說「重症清零」比壓低確診數更重要?

清明連假期間,單日本土確診數皆破百例,是否升級疫情管制再次引發討論。公衛學者認為,新型變異株病毒特性仍為「高傳播力、低重症率」,政策應以「重症清零」為主,不必過度恐慌。

日期: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