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公布最新交通事故資料,2024年1至5月共發生16萬249件交通,造成1,193人死亡。其中,行人累積死亡人數達160人,比去年增加了4人,約成長2.6%。交通部長李孟諺說明,數據顯示行人死亡前5大肇因,第一名是行人未依標誌或標線穿越道路,第二名是車輛未依規定停讓行人。未來會針對行人加強宣導,並盤點道路設計,是否有馬路過長,行穿道不足的狀況。
日期:2024-08-02
民眾遇到車禍肇逃衍生傷亡事故,往往因官方或民間監視器沒有拍到影像,導致索賠無門。新北市府警察局交通大隊最新公告,只要民眾提供道路事故的影像畫面,或是檢舉肇事逃逸事故,能夠幫助警方釐清案情,最高可領到1萬元的獎勵金,新制6月1日開始實施。
日期:2024-05-28
延宕七年、在立法院卡關三屆的《揭弊者保護法》,五月中終於再度被排入委員會審查。盡速立法是跨黨派共識,然而保障揭弊者同時,如何降低對企業治理與商譽的影響,成為朝野關注焦點。
日期:2024-05-22
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針對交通部提10項罰款在1200元以下的交通微罪不開放檢舉,調整微對行人安全構成較大威脅的4個違規項目可以檢舉。4個違規項目納入檢舉清單包含:騎機車未戴安全帽、占用身心障礙車格、人行道及行穿線違停或臨停但騎樓除外、逆向停車,其餘都不開放,該條例修正預計6月上路。新北市人口數眾多,未來也將針對「微罪不記點、也不開放民眾檢舉」進行調整。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指出,新北一年檢舉量最多的是「在交岔路口10公尺、公共汽車招呼站10公尺、消防車出入口5公尺內臨時停車」,共受理27萬5445件。第二多的是「在橋樑、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快車道,交岔路口10公尺、公共汽車招呼站10公尺內、消防車出入口5公尺內違規停車」,共受理24萬4099件。未來修法施行後,民眾將無法再檢舉上述2種項目,但仍可向110報案通知轄區分局取締。
日期:2024-05-21
立法院周四(4/18)審議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修法方向為10項交通違規罰金在1,200元以下的違規項目,不開放民眾檢舉。且須當場舉發的交通違規案件,才會予以記點。交通部長王國材面對立委質疑,坦言自己任內最大遺憾就是道安沒有做好,不過已經有好的開始,打底完成。
日期:2024-04-18
交通違規記點制於2023年6月上路,只要被記滿12點,駕駛就會被吊扣駕照2個月。只是這項措施缺乏配套,引發不少民怨,職業駕駛反彈尤為強烈。去年底,交通部放寬政策,紅線臨停暫時不計點,接下來又研擬「微罪不計點」「不開放檢舉」,微罪的基準則是1,200元以下,再度引起社會議論。
日期:2024-02-21
高雄市三民區寶盛里近期遭檢舉魔人盯上,社區居民罰單收到手軟,短短6天內就收到34張。起初里長好聲好氣用廣播溫情喊話,不料對方沒打算罷休,氣得里長二度廣播痛批「連颱風天、禮拜天(也檢舉)!不給人休息!」揚言找民代陳情。
日期:2023-08-07
300億擴大租金補貼在3日開放申請,不少租屋族在第一時間就前往申請,不過卻有租客在告知房東的過程中,遇到房東不給申請的情形,相當困惑之餘也上網分享經驗,引起網友熱議,更有房仲業者出面解惑。
日期:2023-07-07
編按:台南一名孕婦日前駕車不慎輾過正在過馬路的一對母女,導致婦人肋骨骨折,才3歲的女童傷重不治,肇事者聲稱遭到A柱遮擋視線,因此左轉時未減速。然而她事後竟稱,要將肚裡尚未出世的孩子「賠」給當事人,讓家屬聽了氣炸。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三(5/10)表示,對於這起憾事深感愧疚抱歉,同時也下令全台即刻起,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維護行人的安全。今周刊曾在2021年底報導,單是2020年,台灣馬路上就失去了3000條人命,傷亡總人數更高達50萬,等於平均一天約有1380人在路上非死即傷。本刊報導指出,這背後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原文刊載於2021年12月29日,更新時間2023年5月10日)
日期:2021-12-29
環境整潔是國家進步的指標之一,然而生活中卻常常可見民眾隨手丟棄菸蒂、垃圾或隨地吐檳榔渣汁等缺乏公德心的行為,臺東縣於92年1月1日起施行「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至今民眾檢舉裁罰案件總計有1萬7763件。台東縣環保局表示,即使在109年2月3日起檢舉獎勵金從罰鍰的60%降低為30%,檢舉案件數大幅減少,但民眾自發改善逐步提升,其環保立意與利益皆屬良善。
日期: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