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作為文明發展的基石與科技產業的堅強後盾,一直支撐著全球經濟運轉。然而,隨著全球製造業邁向數位化與永續發展,傳統金屬產業所面臨的高能耗、複雜製程、人力短缺等挑戰,正迫使產業加速轉型升級。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金屬中心)始終走在創新前沿,近年來率先引入人工智慧(AI)技術,並成立「人工智慧系統實驗室」,致力於透過AI實現金屬產業數位化與智慧化升級。此次舉辦的「AI驅動.智見金屬產業新未來」論壇暨特展,不僅邀請國內外頂尖學者與專家分享成功案例,更展現AI如何賦能傳統產業,助力臺灣金屬產業迎向全球新變局。
日期:2024-12-25
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以「生活科技快速商品化的研發中心」為定位,肩負多元化的任務,提供生產技術、材料研發及檢測認證等服務,亦包括鞋類產品、運動休閒及照護輔具等創新設計與產業輔導,以及協助鏈結外界和政府資源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日期:2024-12-24
聯新國際醫療集團深耕南桃園,關注社區居民與家庭的健康,尤其關心長者的醫療照護需求。隨著全球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更加感受到健康與科技結合的重要性,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支持下,成立「聯新數位健康加速器」,專注推動高齡健康科技發展,以打造社區數位健康生態系為目標。
日期:2024-12-24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日前發表2024年「最失敗科技」。從畫出黑人女性教宗的「政確」AI,到更新出錯的CrowdStrike,引發全球百萬台微軟電腦大當機,今年共有8個事件入選。其中一件還無端將台灣捲入。
日期:2024-12-21
海洋汙染日益嚴重,民眾攝取魚油小心吃進大量重金屬!家醫科醫師周益田表示,魚油主要製作原料是海洋中的魚類,嚴重汙染問題使海洋變成垃圾場,導致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深海魚體內可能殘留有毒致癌物,他建議選購小型魚製成的魚油比較安全;且要經過超臨界萃取淨化技術去除汙染物,較無食安疑慮;同時產品有逐批檢驗、逐批公告,才不會愈吃愈毒,傷害到健康。
日期:2024-12-20
對於國立台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系同學鄧世群,與電機工程系同學許富盈來說,2024年很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的重要轉折。 由台大國際事務處執行的台大國際引水人計畫,2024年邁入第二屆,是國內大學院校第一個校級海外實習計畫,大受台大同學歡迎,而且這是有計入2學分的學習方案。兩位同學透過該計畫,今年夏天前往捷克停留約三個月,在當地企業實習。他們不僅見到歐洲職場不同於亞洲及北美的面貌、歐洲對於人身安全及隱私的重視,還有歐洲人力求生活及工作之間的平衡,這對於他們思考未來攻讀碩博士的方向,或是選擇海外職場的可能性,都多所啟發。就在台積電落腳德國東南部大城德勒斯登,與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籌畫布局鄰近德勒斯登的捷克之際,國內年輕學子也透過學校提供的機會,第一手接觸捷克這個中東歐經濟強權及工業大國。
日期:2024-12-18
深耕PCB產業多年的鑽孔機大廠大量,透過董事長王作京對市場敏銳的嗅覺,卡位AI伺服器用鑽孔機、半導體量測設備兩大新應用,帶領公司成功轉虧為盈。
日期:2024-12-18
政治和商業一直是影響社會發展的兩大權力結構,兩者關係也深刻複雜。在AI的推動下,這兩股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形成了新的數位時代現象:數位全景監獄(Digital Panopticon)與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一個是無所不在的監視機制,另一個是以數據來剝削的經濟模式。兩者不僅共享技術基礎,也共同挑戰著自由、隱私與公平等人類社會的核心價值。
日期:2024-12-17
食藥署今(17日)公布最新邊境檢驗結果,發現邊境已攔截51批違規產品中,查獲具有作為農藥的「環氧乙烷」,依照農藥殘留的容許量標準,在台灣食品中不得檢出,而知名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時常使用的肉桂粉竟然也中標。對此,星巴克回應,為確保食品安全,星巴克第一時間已針對新聞報導所提出相關疑慮原物料展開全面內部查驗,目前架上商品均合乎食安規範。
日期:2024-12-17
環境部公布2025年元旦新制,其中,跟民生息息相關的正是「限制旅宿業一次性用品」規定,據了解,隨著新政策上路,旅宿業者不能主動提供一次性旅宿用品,也不能提供容量小於180毫升的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業者違反規定會被處以罰鍰。除了旅宿業新制之外,包括改裝車輛排氣管需經過認證,未變更登記且噪音超標,最高可罰5400元。《今周刊》本篇整理5項環境部新制提供給讀者參考。
日期: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