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檢查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檢查共有4191項結果
政治社會

居家快篩試劑最快月底上架!5大產品準確率?鼻腔怎麼採檢?價格比較一次看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社區廣篩4大策略」,鼓勵廠商引進居家快篩試劑,讓民眾在家篩檢就能檢測是否感染病毒。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目前已通過5家業者專案進口居家快篩試劑的緊急授權(EUA),產品建議價格每劑約300元到3000元不等,民眾最快6月底前可在藥局買到居家快篩試劑。

日期:2021-06-22

政治社會

連續出現中國偷渡客台灣應強化海巡能力

今年4 月底和5 月初時,分別有兩位中國偷渡客搭乘橡皮艇非法進入台灣境內,而兩起偷渡案中,偷渡客皆躲過國軍偵測,成功潛入台灣海域。新聞報導描述,中國偷渡客皆經過金門、台灣海峽,直到底達台中港後才被發現。至於偷渡原因,兩位偷渡客的說詞都不合理。目前檢方持續調查偷渡意圖,然而最有可能的動機,就是替北京當局持續搜尋台灣海巡的弱點。

日期:2021-06-21

政治社會

航警自爆打混7年「每天像退休」、第一批接種疫苗 離譜行徑下場曝光...長官也遭殃!

桃園機場航警陳以倫日前考取中央警察大學後,應補習班要求撰寫推薦文,竟自爆畢業7年來都在打混摸魚,不但沒受理任何一件報案,每天都像在過退休生活,還能首批施打AZ疫苗,立即引發各界撻伐。警界高層昨 ( 15)日原以1小過+調職作為處分,如今除了處分再加重,連上頭長官也遭拖累,一併受罰。

日期:2021-06-16

焦點新聞

北市6/15疫苗開打》這三類對象、23萬人先接種 柯P批中央疫苗平台太慢 「不是一年前就要準備?」

台灣COVID-19今(11)日新增286例本土病例、24死,其中台北新增49例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表示,北市市場將啟動科技防疫,且15日起第一至第三類對象未接種第一劑者、75歲以上長者,以及住宿型長照相關人員,將開始施打AZ疫苗。北市府也推動「疫苗機動接種隊」到宅接種。針對疫苗接種平台進度、各縣市分級警戒,柯文哲說,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有與北市府接洽,告知接種平台來不及做好,「我們就自己想辦法,早就跟你們說要準備,這不是一年前就要準備的嗎?」

日期:2021-06-11

生活消費

驚!大賣場的蝦仁買回家泡水竟變藍色,這是浸過藥水?表示不新鮮?還能吃嗎?專家這樣說

日前在網路上有消費者到賣場購買冷藏蝦仁,回家後清洗並以調味料抓醃,過一陣子再回來看蝦仁居然冒出藍色的汁液,嚇得上網問這到底是好物是雷物,甚至還有人於下方貼文留言表示其實是蝦子不新鮮?究竟蝦子出現的藍色汁液是怎麼來的?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欣傳媒總監林芳怡感染武漢肺炎驟逝 不適到不治「不到一天」

雄獅集團欣傳媒資深總監林芳怡10日驚傳因武漢肺炎驟逝,從身體不適到送醫不治,僅短短不到24小時,讓親友們備感錯愕,紛紛湧入臉書表達哀悼。稍早,林芳怡的臉書已經轉為紀念帳號。她的好友、總統府前攝影官鄧惠恩10日在臉書哀痛表示,衛福部10日公布21名男性、7名女性個案,共計28例死亡,他們不僅僅是衛福部的一個編號,他們都有名字和關愛他們的人。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263例28死》4策略社區廣篩 40多歲女美返台打過輝瑞仍中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266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263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8例死亡。

日期:2021-06-10

政治社會

新冠病毒源頭關鍵?竟和9年前中國雲南礦工生病死亡有關

COVID-19 起源眾說紛紜,究竟是人類與受感染動物接觸,還是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外洩?現在又有更進一步線索,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 Anthony Fauci 要求中國公布有關 2012 年雲南省一座礦場的資訊,6 名礦工工作後生病,最後 3 位死亡,成為尋找 COVID-19 起源的關鍵。

日期:2021-06-10

房地產

工料漲勢未歇!資金不容貶值!民權西路「超・站S」成屋抗通膨

雖然疫情仍未見止期,但房地產專家認為,根據過去十餘年來歷經SARS、金融海嘯、奢侈稅等事件,事後都出現房價以反彈回升的態勢逐步墊高,尤其全球貨幣寬鬆政策引發的「資金過剩」,不只台灣房市旺盛,英、美、葡等各國都在這一年迎來房市漲幅新高!

日期:2021-06-10

焦點新聞

AZ疫苗+5不良反應!皆為女性「2例血小板數異常」 莊人祥:未判定是血栓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5例疑似接種AZ疫苗後產生的不良事件。性別都是女性,當中4例皆為40多歲的女性,另為一位為10多歲女性;有2例出現血小板過低,就醫過後狀況皆穩定,發言人莊人祥說明,皆未判定為副作用血栓,後續也會持續門診追蹤。

日期: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