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25歲耶,怎麼可能?」當乳癌確診報告出來時,許多年輕女性患者的第一反應都是極度震驚,不敢相信自己會罹患乳癌,很多人甚至被嚇哭了,讓人看了相當不捨。乳癌不再是「婆婆媽媽」才要擔心的疾病,更不是更年期的「副產品」,近年來花樣年華、正值人生巔峰年齡罹患乳癌的消息頻傳,大眾熟知的歌手、演員、主播、星座專家等多位名人和網紅,都在很年輕的年齡就罹患乳癌,醫院門診中也不乏20〜30多歲的乳癌患者前來看診,她們的共同點都是認為自己年輕,沒想到身體出現的症狀是乳癌,多數都延誤了就醫時機,等到來看診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每年都不乏年輕癌逝的案例。現在全球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已下降,大家必須有所警覺:年輕不等於健康,乳癌可能離每位女性都不遠!
日期:2023-11-15
台灣飲食文化深受日本影響,不僅日式料理店眾多,日本的養生文化也深植人心。如今研究證實多攝取「日式飲食」,竟然與促進實際健康狀況有關?發表於權威營養學期刊《Nutrients》的文獻表明,日式料理常見的大豆、海鮮與海草(如海帶、海藻),有助於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日期:2023-11-11
位於日本九州的大分縣,有「日本第一溫泉縣」之稱,也是遊客最喜歡的觀光勝地。大分縣內的別府地獄、由布院、明礬溫泉、鐵輪溫泉是極有人氣的泡湯勝地,還有宇佐神宮、六鄉滿山、國寶臼杵等文化古蹟。大分在地美食也很多元,因地形多山,好山好水培育出日本第一名的黑毛和牛「豐後牛」,盛產葡萄、柚子、梨子等水果,而沿岸更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有河豚、鰻魚、鱉等高級海鮮。
日期:2023-10-31
到9月份為止,國內ETF規模新增8,790億元,總計規模超過了3兆元,而其中債券ETF今年的規模就大增4831.5億元,佔今年新增規模的將近55%,而且其中有近98%都是增持美債及投資等級債,真的是沒有想到台灣投資人的偏好,已經從股票轉往債券型的投資商品。就連知名的證券分析師也在近一個月兩次購入美債20年的ETF,一口氣砸了4000萬。這不禁讓許多股票投資人感到疑問:「債券真的比股票值得投資嗎?」、「現在買債券真的適合嗎?」。
日期:2023-10-25
人力精簡的店鋪內,包含主廚、服務生僅有一到兩人為客人服務,主廚校長兼撞鐘,不僅有更多機會與客人面對面溝通創作理念,縮短主客之間的距離,同時傾注全部心力製作每一款麵包。種類與數量限量發售,沒有事先預約幾乎吃不到,這些都市中難得一遇、不靠廣告全憑實力的小店,是販賣人情與美味的溫馨麵包店。
日期:2023-10-25
至今已累積三年都拿下米其林一星的A CUT牛排館,繼因「台北國賓大飯店」原址重建,而遷址至遼寧街177號2樓再起爐灶後,近來的新消息是館內大動作推出19道秋季新菜,行政總主廚凌維廉將以大膽的想像和嘗試,再度征服饕客的嘴。
日期:2023-09-28
《臺灣米其林指南2023》8/31舉行頒獎典禮,共有44 家餐廳獲得星級肯定、2家餐廳晉升三星、3家餐廳晉升二星、7家餐廳新獲得一星肯定,另有2家餐廳以其永續作為新獲得米其林綠星肯定。較為特殊的是,連5年拿下二星殊榮的請客樓,意外掉星,頤宮則是成為台灣唯一6度蟬聯、維持三星的餐廳。今年餐廳入選名單中有 44家一、二與三星餐廳,與2022年版本38間相比,有明顯的增長。另有6間餐廳獲得米其林綠星,其中2家是新獲得綠星肯定。今周刊整理以下連續6年摘一星、連續4年摘一星台中餐廳、連續兩年摘一星的高雄餐廳,以及一星升二星、二星升三星、連續6年蟬連三星的餐廳獨家報導,來看他們的奪星之路怎麼走!
日期:2023-08-31
一名40歲女性,為了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3年來不吃早餐,卻在不久前就醫發現體內有一顆2公分大的膽結石,讓她相當擔心。對此,胃腸肝膽科名醫蕭敦仁表示,養成三餐定時定量的好習慣,「早餐不吃會增加2成膽結石風險」,若要控制體重,蕭敦仁建議三餐都吃7分飽,效果一樣好。
日期:2023-08-09
大多數人煮飯都習慣加清水,不過,有民眾發現,換成「氣泡水」就能煮出令人垂涎三尺的好吃米飯,「粒粒分明而且超Q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作用?此外,專家建議,米飯煮好後別放電鍋保存,最好「將飯食轉移到大碗中,再用冷水冷卻」。
日期:2023-07-25
一位36歲的工程師,是一位盡職守又充滿創意的軟體工程師,每天準時上班,晚上因為責任制,所以經常拖到七、八點下班,公司每年都有安排健檢,不過,報告上標示的肝功能指標GPT是紅字,發炎指標CRP(C-reactive protein)也是紅字,其他正常。他曾找家醫科醫師討論,醫師建議他不要熬夜,飲食均衡,因為醫師沒有提到太嚴重的字眼,所以他也就不以為意。之後3年的健檢也都是如此,那些紅字依然提醒著他。
日期: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