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結構步入「生不如死」,已連續45個月出生數低於死亡數。相反地,家庭飼養家犬、家貓的數量卻快速上升,「養小孩不如養毛孩」的奇妙景象,正在台灣上演。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台灣有超過6成上班族,家中有飼養寵物,其中,有43%是狗派、另外有30%貓派,這些上班族平均每個月會花費1850元飼養寵物。
日期:2024-10-18
國發會公布我國最新2024-2070年人口推估結果,據推估,我國總人口將由2024年的2340萬人,到2070年下降至1497萬人,減少844萬人,其中15到64歲青壯年人口將減少920萬人。其次,我國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逾2成;而且我國「人口紅利」結束時間點為2028年,亦即15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占比,將在2028年低於2/3。屆時,我國扶養比也將從目前的每3.6名青壯年人口扶養1名老年人口,減少至1:1。此外,根據2024年推估報告,我國每年新生兒人數跌破10萬人時間點,已從2022年提出之推估報告的預估的2054年提前至2040年,提前足足有15年。不僅如此,根據農業部與及內政部統計數據,截至去年10月止,全台犬貓認養登記數已達19.4萬隻,其中包含狗狗約7.9萬隻、貓貓約11.5萬隻;不過,在同期間全台新生兒出生登記數僅11.2萬人,新生兒數量還低於貓咪的數量。人口學者薛承泰點出,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扶養比1:1,更嚴重的是15到65歲工作年齡人口甚至是老年人口本身都在老化,「老老人」人口比例也在成長。他預期今年將出現前所未見的現象,就是今年龍年出生的人口數將少於前年虎年。勞動學者劉梅君認為,不必將人口減少視為「世界末日」,人口並非國家競爭力唯一條件,但應著重培養每一位孩子,並努力重振技職體系。勞動經濟學者辛炳隆提醒,政府應試圖平衡勞動人口減少速度及產業升級速度,避免其中一項跑太快,對勞動市場造成不同衝擊。
日期:2024-10-18
台積電(2330)週四(10/17)法說超驚豔,帶動台積電ADR (TSM)收盤狂飆 9.79%,來到205.84美元創天價,週五(10/18)果然上演慶祝行情,台積電以1095元開出,隨即攻上1100元新天價,ADR價差還有18%,也突破先前的歷史高點1080元。台積電收盤仍大漲4.83%或50元,收在1085元,市值達28.5兆元也創下歷史新高。台股在台積電旋風再起的帶動下,最高來到23713.7點,終場收在23487.27點,上漲433.43點或1.88%。
日期:2024-10-18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吸引避險資金進入金市,加上美國通膨數據依舊呈現穩定回落趨勢,鞏固聯準會11月降息預期,黃金現貨價周四上漲0.71%、每盎司來到2692.71美元,週五更是衝破2700美元大關,最新報價來到每盎司2700.06美元,又再創天價。而台銀黃金存摺周五第一盤掛牌賣出價,飆上每公克2801元歷史新高,與去年12月13日的2013元低點相較,不到1年每克價差高達788元,若當時以10萬元進場買入黃金存摺49.6克,至今已賺3.86萬元幾乎是近4成獲利。銀樓金價牌告也同步新高,每錢10980元直逼11000,從年初的每錢8060元至今漲幅超過3成,根據雅虎新聞報導,有人囤金超過10多公斤,帳上淨賺逾千萬,仍堅持「一斤不賣」。
日期:2024-10-18
陸股在中國官方祭出振興「組合拳」後,迎來明顯的反彈行情,國際資金亦出現由印度、東南亞股市流向陸股的情況,法人教戰當前如何隨之調整亞股資金布局。
日期:2024-10-16
輝達崛起的背景雖與過去電信熱潮時的思科相似,但輝達並無動輒破百的本夢比估值,市場給予相對合理的35倍預期本益比,許多台股的AI伺服器供應鏈平均本益比亦在20倍左右,相對健康。
日期:2024-10-16
在國際壓力下,在業界悶燒許久的風電國產化政策爭議,終於浮上枱面。立意良善的國產化規範出了哪些問題,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日期:2024-10-16
200元的鴻海(2317)以前是個開玩笑的目標,2024年卻很不一樣。隨著 AI 高檔回落後再戰 200元,你該重新認識這個代工龍頭,以及重新算出新的合理價在哪裡。
日期:2024-10-15
台股自8月6日上一波觸底反彈後,呈現大漲小回的波段走勢。雖然目前短線上,技術面仍處修正態勢,不過中線仍相對偏多,使行情近來震盪盤堅。法人預期,台股本波短線上漲的最大滿足點,約落在23,200點至23,500點左右。在此趨勢下,法人更側重投資布局的選股方向,尤以國慶雙十後,包括AI概念股、政策概念股、及中概股等三大領域最受關注,除了題材性外,同時也具有基本面、籌碼面、與技術面等三大優勢。
日期:2024-10-10
許多專家警告,AI正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但也有其他專家認為,這種警告是杞人憂天。如果今天講的是核武,大家都很清楚危險所在;但講到AI,就很難看懂這究竟是危險在哪?從工業革命的歷史,就能幫助我們瞭解這場新的「AI革命」與生俱來的危險。
日期: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