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一間位於德州工廠,近日傳出負責切割汽車零件的機器人「失控」,誤將工程師當作汽車,將其按壓在地並將金屬爪插入背部和手臂的「攻擊事件」,據外媒報導,在一份向聯邦監管機構提交的受傷報告中,工程師的左手留下了開放性傷口,所幸傷勢並未危及性命。不過機器人突然「攻擊」人類、血濺工廠駭人事件震驚外界,但馬斯克(Elon Musk)12/28發文駁斥,稱該意外是2年前的事,且「失控」的機器人並非特斯拉製造。
日期:2023-12-30
數位出版聯盟12月27日舉辦專業論壇,邀請光磊國際版權負責人譚光磊分享國際上的有聲書市場趨勢。他指出,今年有聲書市場最受矚目的,就是音樂串流巨頭Spotify開始推出每月15小時的「聽到飽」方案,儘管因分潤機制不透明引起作家反彈,但Spotify龐大的訂閱戶,對打開有聲書市場非常有幫助。
日期:2023-12-29
面對數位及淨零轉型兩大趨勢,企業如何運用數位科技提升競爭力?「台灣數位轉型大聯盟2023創新論壇暨交流活動」邀請產官學研代表,提出最新觀點。
日期:2023-12-29
新北市某高中附設國中部週一(12/25)中午發生割頸案,一名國三男學生為了替「乾妹妹」出頭,持預藏的彈簧刀砍傷同校的一名國中生的頸、胸部,導致傷者大量失血一度失去生命跡象,經葉克膜搶救後恢復生命跡象。不過週三(12/27)凌晨有網友表示,被害學生疑似「當天使」,相關消息將由校方對外公布。據了解,該名生仍因為傷重,於加護病房內宣告不治,守候在醫院的家屬得知消息難以接受,檢方也收到報驗單。校方週三上午表示,經過兩天搶救,男同學昨晚已經離世,目前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事,並安撫家屬心情。新北教育局表示,對於學生發生此憾事深感心痛,教育局、民政局及學校全力協助後續家長所需的法律諮詢等各種需求,並請家庭教育中心及社會局社工等共同協助家長。學校亦會配合司法機關調查辦理。對於未來要如何防堵學生攜帶危險物品或刀械到校,新北教育局表示,若有相當理由及證據足以認為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違禁物品,或為了避免緊急危害者,學校得訂定規定進行安全檢查。如教師發現違禁物品,應盡速通知學校並予以暫時保管,並視情形通知家長領回或立即通知警察機關處理,以確保校園師生安全。至於涉案的2名男女學生,原本依殺人未遂等罪嫌移送少年法庭,但因被害男學生傷重不治,新北地檢署證實已收到通知,將指派檢察官相驗遺體,未來不排除朝殺人罪偵辦。
日期:2023-12-27
過去被認為是印刷電路板(PCB)、面板設備大廠的志聖,竟然獲得台積電優良供應商的殊榮,究竟它是何時開始轉型?
日期:2023-12-27
隨著AI人工智慧日漸純熟,究竟已經進化到什麼樣的程度?除了繪圖、寫作、聊天⋯⋯丹麥一群科學家開發出一款演算法類似ChatGPT的AI模型「Life2vec」,據了解,它可以精準預測人類何時會離世,甚至能算出人的一生中能賺多少錢。研發出「Life2vec」的科學家指出,它的準確度高達78%,相當驚人。不過,這背後也潛藏著一些社會倫理問題。
日期:2023-12-26
美國聯準會在今年11月,於短短1個月時間內態度由鷹急速轉鴿,激勵金融市場繳出連續數天的漲勢,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在最新《數字台灣》節目中分析,背後的關鍵轉折可能與中國有關。
日期:2023-12-25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由礦工寮改建的萬里老家,接連受到藍白陣營抨擊,賴清德最後宣布將把房子交付公益信託,優先作為礦工生活紀念館。有「台灣槍王」之稱的彰化縣伸港鄉怪怪貿易董事長廖英熙,在個人臉書貼出3年多前,跟好友造訪賴清德老家的照片,內部陳設曝光。廖英熙也說出賴清德曾提到心裡的痛。他說,當時賴清德提到,小時候放學回家最怕看到草蓆及白布,然而這些場景間隔一小段期間又會重複出現,感嘆「這是多麼悲傷的故事」。
日期:2023-12-24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