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次,謝院長都在雨中留下淚水。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會遇到下雨的機會很多、流淚的機會很多,但是在雨中分不清淚水或雨水的機會並不多。當然電影跟韓劇裡頭有很多啦,但是那些,多半是骨肉分離或愛侶轉身離去的鏡頭。可以說政治人物很少,而且一生有兩次的政治人物可能沒有第二個,我是指在台灣。
日期:2025-03-25
編按:本書作者洪財隆是深具人文關懷的經濟學家,曾長期擔任台灣經貿政策幕僚。洪財隆2017~2025年在公平交易委員會任職,這8年間見證台灣在劇烈變動中,轉型成珍視經濟自主與韌性的國家。面對當前台灣的挑戰,洪財隆提出「以人為本」的經濟觀,強調真正的經濟發展,應該更全面看見人的需求;對於每一位關心台灣當前局勢的人們,他更以「壓力下的優雅」的應變姿態,鼓勵人們透過知識、熱情與勇氣,尋求個人與組織的能動性。洪財隆在書中指出,法國從2024年起,立法禁止超市就食品和日常用品進行不當削價促銷,例如買一送一等大家習以為常的促銷,有趣的是,為何台灣常推削價戰?文中探討「競爭法如何促進社會公平?」以全聯為例,詳細點出通路商、供應商的愛恨情仇,他結合在公平會的實務經驗,剖析台灣經濟「轉大人」的關鍵下一步。
日期:2025-03-14
今周刊編按:台灣男雙「小林同學」林昀儒、「柚子同學」高承睿以11-8、11-4、8-11、13-11擊敗法國 Florian BOURRASSAUD/Esteban DORR,晉級WTT大滿貫賽新加坡站男雙冠軍戰,再來將於2/8(六)13:00進行決賽,對決稍早率先晉級的中國組合王楚欽/林詩棟。另外,林昀儒在男單賽事方面,也擊退巴西卡德拉諾(Hugo Calderano),連續2年挺進8強戰。強強聯手果然威力無窮,兩人只在台灣練一次球、第一次搭檔,兩人一路過關斬將、擊敗世界排名第7、第5和第2強組合,且沒有比賽打到第5局,實力讓全台灣球迷都驚呆了!23歲的林昀儒在14歲就成為國手,是史上最年輕的男子桌球國手,父親林學宜過去接受專訪時,兒子從小就是大賽型選手「他的比賽呈現很好,可以表現到80%、90%,比賽效果很好。上帝很眷顧,很多比賽該贏他就會贏,很幸運」。而今年才20歲的高承睿,4歲開始學桌球,家住台北的他因為崇拜莊智淵,小學畢業就南下高雄,找莊智淵拜師,莊智淵訓練是出了名的嚴格,但高承睿沒有抱怨,挺了過去,一步步進化成桌球高手,世界排名超越了師父。高承睿在巴黎奧運初亮相,就打進了16強,而因為他長得像日本卡通《我們這一家》裡面的角色「柚子」,也贏得柚子同學稱號,兩人第一次合拍出擊,擁有旋風式贏下每一場,再來的周六決賽勢必讓全台灣再掀一波桌球熱潮!
日期:2025-02-07
過年期間,我看完《輝達之道,The NVIDIA WAY,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浪潮的祕密》這本書,正好遇到DeepSeek造成美國高科技股大跳水,其中輝達首當其衝,我就整理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5-02-03
一年半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用一份業績報告掀起AI巨浪,引爆輝達股價狂飆走勢。類似的故事,在2024年末再次上演,這一回的主角,是晶片大廠博通與其執行長陳福陽。而他所掀起的,則是名為ASIC的AI算力新趨勢。
日期:2025-01-08
(今周刊1464)一年半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用一份業績報告掀起AI巨浪,引爆輝達股價狂飆走勢。類似的故事,在2024年末再次上演,這一回的主角,是晶片大廠博通與其執行長陳福陽。而他所掀起的,則是名為ASIC的AI算力新趨勢。不同於黃仁勳,陳福陽的舉手投足不算具有明星魅力,在半導體產業亦是半路出家;但這位非典型的科技產業執行長,卻用他的財務專業快速打造30兆市值博通帝國,成為AI戰場上不可忽視的另一位領銜旗手。
日期:2025-01-08
今周刊編按:北市敬老卡點數用不完該怎麼辦?2024年敬老卡點數已擴大使用3項大眾運輸工具及6處場館,包含桃園機場捷運、擴大臺鐵乘車補助起訖站範圍至北北基桃宜任一站、國道客運北北基桃宜路線。另外,2025年台北市開始也開放中低收入戶長者使用敬老卡折抵聯合醫院7大院區掛號費,每次最高扣抵50元,預計近9000人受惠,預估補助金額約1512萬。
日期:2025-01-03
相隔八年,「2024HERO@TAIWAN第二屆 台灣真英雄頒獎典禮」將於本週六(21日)下午兩點在三立電視台盛大舉行。典禮當日,賴清德總統將親臨現場擔任頒獎人,與在場所有嘉賓為所有「台灣真英雄」賀彩。
日期:2024-12-19
今年國慶大典,總統賴清德點名17歲的木工國手蔡昀融,擦亮國際技職競賽「台灣製造」招牌,從幼年時期興趣萌芽,到接受國手苦澀的訓練洗禮,他如何克服低潮,成為世界冠軍?
日期:2024-12-18
採訪前,前體育署長高俊雄已經先跑了趟醫院去探病,他如此規劃當天路程:走2段路、搭1趟公車、轉2次捷運、再騎3次Ubike…。「一般人會對運動的概念下一個『操作型定義』,其實WHO主張的是『身體活動』,像我今天走路、騎車,就是把身體活動融入你的生活style中!」(原文刊載於2022/10/17,更新時間為2024/12/12)
日期: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