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核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核戰共有38項結果
政治社會

決戰台海!台灣如何以「不對稱戰略」威懾中國進犯?

與烏克蘭情況相似,沒有外界的支援,台灣無法長期抵抗遠比自身強大的敵人。因此,台灣的主要防衛策略應該基於兩個相輔相成的目標:阻止解放軍進行常規登陸,並爭取美國主導的聯盟提供最大支援。就像烏克蘭擊退了針對基輔的攻擊並持續戰鬥一樣,台灣必須能抵禦中國軍隊的進攻,同時,要讓國際社會看到北京當局是軍事侵略者,台灣人民是無辜的受害者。與應對灰色地帶行動一樣,台灣必須維持與外界的連結,這對於爭取國際社會的援助至關重要。無論美國是否正式承諾在中共發動攻擊時捍衛台灣,台灣軍方的任務仍舊不變,那就是保護台灣的核心領土及其居民免受北京接管,並在外援到來或中國放棄之前,獨自完成這一任務。

日期:2025-03-03

科技

「黃仁勳說跳樓是對的,員工也會一躍而下」私下愛家傻氣、工作高壓嚴厲卻深受崇拜...黃仁勳不為人知的一面

編按:1993年,黃仁勳與友人在矽谷一間連鎖餐廳創立輝達,擔任執行長;三十多年後,輝達躋身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與蘋果匹敵,黃仁勳成為科技業任期最長的執行長,還曾是張忠謀欽點的台積電接班人選之一。輝達一鳴驚人的關鍵就在執行長黃仁勳的遠見卓識。十多年前,他看到一些科技研發結果的潛力,放膽把整間公司押注在AI上。本書作者獲得前所未有的機會,貼身採訪黃仁勳,以及輝達的共同創辦人、高階主管、投資人、現任與前任員工、黃仁勳的友人與競爭對手,詳實記錄這間公司崛起的經過,並描繪黃仁勳的專注、執著、強大的感召力,以及強悍的領導風格。如今,黃仁勳已是矽谷最有影響力的人。沒有黃仁勳,輝達無法達到如今的地位;沒有黃仁勳,AI的發展將延遲十年。

日期:2025-01-16

政治社會

賴清德上任首次出訪友邦,展現「台灣是區域穩定的力量」 當藍白惡搞國會,「賴蔡雙林」全員出動拚外交

總統賴清德將在本月30日啟程出訪南太平洋3友邦;任內外交成果豐碩、在世界有高知名度的前總統蔡英文此時正在加拿大訪問;外交部長林佳龍、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也接連出國拚外交,「賴蔡雙林」用不同身分、帶著不同經歷,在適當時機出訪。對照藍白惡搞國會、企圖卡關內政,民進黨政府、綠營府院黨依照既有步伐,向國際傳達台灣是區域、世界穩定的力量,也對國內展現出當家的高度,在執政9年後再次打下續創新局的底氣。

日期:2024-11-22

國際總經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住哪裡最安全」?全球12國上榜「其中2個」在亞洲

全球各地衝突不斷,包括歐洲的烏俄戰爭持續僵持,中東的以哈烽火綿延不斷,非洲國家頻發政變等。《每日郵報》盤點,萬一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全球有12個國家或地區最為安全,能夠有效躲避衝突並且倖存下來,其中位於亞洲的不丹及印尼也上榜了。

日期:2024-01-19

政治社會

德國之聲專訪全文/「我不認為習近平在推動統一,必須相信他」馬英九:中國強太多了,台灣如何自衛都無法抵禦

臺灣大選在即,前總統馬英九接受DW專訪。去年才訪中的馬英九反復強調,他8年任內台海平靜無波,現在的備戰思維恐帶來災難。他也提到了兩岸統一的條件就是和平跟民主,要由人民決定,並強調要試圖說服北京,以武力作為最後的手段,可能永遠也得不到臺灣。

日期:2024-01-11

政治社會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去世,享嵩壽100歲!德國猶太裔難民出身,從甘迺迪到拜登他當過12任總統顧問,為何一生毀譽參半?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1-30

國際總經

習近平終於打給澤倫斯基,一通電話給俄烏「唯一可行出路」!這4國各自有了「動作」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在此前1個月正值烏克蘭與中國建交30週年,自詡「和平使者」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在那次通話後,未再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接觸。如今2023年的4/26下午,中國官媒透露中烏雙方已針對「烏克蘭問題」進行通話,習近平也提出俄烏「唯一可行出路」,而這通電話結束後,也讓中國、美國、烏克蘭以及俄國各自有了行動。

日期:2023-04-27

政治社會

湯先鈍:別讓習造成世界悲劇 命運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一位我以前的中國同學提供了另一個可能的情況:台灣加強防禦,在盟友的幫助下準備抗擊習的入侵,而習卻誤判了形勢,還是入侵了台灣。 習的部隊之所以被打敗,是因為盟國支持的台灣抵抗力量後來捲入戰爭,殲滅了習的軍隊。

日期:2023-04-02

政治社會

宏都拉斯斷交,台灣真需要這麼多邦交國?「長久維持現狀」已非常困難,學者點出「台灣最迫切危機」

了解台灣的許多朋友對於宏都拉斯對台斷交之事感到沮喪。他們對這次宏都拉斯棄台而與中共建交時,民主陣營未能適時更強烈地支援台灣感到遺憾,覺得盟邦都是口惠而實不至。

日期:2023-03-31

國際總經

為日本贏得第2座諾貝爾文學獎 名作家大江健三郎逝世享壽88歲…一生倡導和平、反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於3日凌晨因衰老逝世,享壽88歲,他生前經常發表和平、護憲言論。

日期: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