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是否該重啟?台大地質科學系研究所教授陳文山認為,台灣核一至核四廠周遭有很多活動斷層,一旦發生大地震,將會對台灣造成巨大災害;長期關注核電議題的楊斯棓醫師滿懷憂心的說,在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如果發生核災事故,以半徑三十公里當疏散範圍,恐怕有多達幾百萬人要疏散,台灣能夠扛得起來嗎?
日期:2021-10-30
知名導演柯一正長期以來以實際行動表達強烈反核信念,對於公投決定核四重啟,他強調,核四是一部不可靠的拼裝車,加上至今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處理核廢料,為了下一代的安全,不該重啟核四。
日期:2021-10-28
核四重啟公投倒數計時中,前副總統陳建仁請大家思考三個問題,一是,你想要有空氣污染嗎?第二,你想要有核污染嗎?第三,你想要有一個更乾淨、更健康能夠創造新經濟的能源嗎?他強調:台灣承擔不起一次的核災,在個關鍵時刻,他相信台灣人一定會做出明智決定。
日期:2021-10-26
台灣放眼世界,更該內觀島嶼。一旦我們張大眼睛,走入這塊土地時,將可以發現從產業企業、地方政府、在地人民一起翻轉、共同改變的力量。本刊以隔周刊出的「我城我鎮」,與讀者一起看見每個認真努力的在地故事。
日期:2021-10-07
從「吃樹巨獸」形象,到宣示二○三○年前達成「氣候正數」目標,全球家具龍頭IKEA追逐綠能的魄力,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日期:2021-06-30
不過30天前,全台水電供應都拉起紅色警報。驚險過關後,從供需面來看,接下來缺電、水荒的危機還沒有結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台灣追求非核、減煤、展綠等能源轉型,既想留住台積電等企業投資、創造就業,又想保護農地、生態環境,在水電不缺下,同時還要價格凍漲。不取捨,一定是不可能的任務!
日期:2021-06-16
4年內發生兩度全國大停電,就算堅持台灣「不缺電」的一方,也無法否認供電不穩的事實。而台電錯估備轉容量、台灣電網韌性不足,這些都有賴政府嚴肅回應。
日期:2021-05-19
今(26)日是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發生重大事故35周年的日子。環盟創會會長施信民教授,他曾於1996年(車諾比核電事故後)與時任立法委員的陳其邁、市議員廖彬良、張武修教授等,到現場勘查此一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災變。施信民表示,此事故起因於人為操作不當,導致反應爐爆炸起火,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前蘇聯政府緊急疏散方圓30公里內13萬5千人,但污染範圍更廣,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等國高度污染地區總面積,高達台灣面積四倍以上,約900萬人受到影響,超過四十萬的民眾被迫離開家園,連北歐、南歐都受到輻射污染。
日期:2021-04-26
福島核災至今10年,政府與台電雖曾針對核電廠進行問題盤點與改善,但在核災緊急應變的規範與程序,乃至於災後復原準備,仍讓監委與學者感到憂心。
日期:2021-03-10
福島核災至今十年,政府與台電雖曾針對核電廠進行問題盤點與改善,但在核災緊急應變的規範與程序,乃至於災後復原準備,仍讓監委與學者感到憂心。
日期: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