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某醫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某醫院共有42項結果
焦點新聞

醫療院所門禁再限縮 林口長庚開第一槍:一般病房全面禁止探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因應國內醫院發生COVID-19疫情,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訪客探視(病)由每日固定2個時段,限縮為1個時段,且每名住院病人每次最多2名訪客為原則,醫院視情形調整。林口長庚醫院下午開出第一槍,宣布至明(21)日起一般病房禁止探病,請家屬改採視、通訊方式關心住院病患。

日期:2021-01-20

政治社會

部立桃園醫院見光死?台大名醫曝「2003年 vs. 2021巨大差異」直呼:超感動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北部醫院感染事件,原一直保密到家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8)日指揮官陳時中不小心脫口而出是「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醫院曝光後,外界認為是否會像當年的SARS和平醫院,引起民眾心生畏懼,更拉布條抗爭。令人意外的是,有醫師透露,附近居民反而在醫院最艱困的時刻「寒冬送暖」,讓醫護們相當地感動。

日期:2021-01-19

健康

院內感染風暴》封院聲浪高?醫提4點駁斥 諷「以可割可棄報答醫護的盡忠職守!」

國內疫情持續擴大,日前才傳出北部醫院有2醫護染疫,成為台灣第一例醫師確診個案,前天(16日)又新增一名20多歲護理師確診(案852),昨(17)日再新增一名30多歲醫師(案856),今(18)日竟再增加一名護理師確診(案863),使院內群聚感染風暴不斷擴大,封院的聲浪也隨之變高。有專家指出,想要阻隔醫院感染散開,應該要考慮封院規劃;不過,也有醫師持反對意見,認為封院一舉根本不合理。

日期:2021-01-18

焦點新聞

院內感染風暴》陳時中鬆口「部立桃園醫院」 遭質疑採檢比中國貴19倍「我們比較準!」

今(18)日新增一例本土案例(案863),為「北部某醫院」院內感染,(案838等人)之同醫院護理師,目前已累計5名醫護感染。

日期:2021-01-18

焦點新聞

媽媽染疫7採陽出不了院! 他曝「全家隔離到康復過程」:經歷過才知道的恐慌和壓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6)日晚間10點緊急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北部某醫院」再添一名染疫20多歲護理師(案852),為先前染疫醫師(案838)的接觸者,14日起出現輕微咳嗽、喉嚨癢症狀;而案852的爸爸和哥哥有則流鼻水症狀,都已住院隔離。對此,一名網友舉自己家中的例子,自己媽媽當初染疫「七採陽性」出不了院(現今已康復)經驗,呼籲大家,「別扯後腿獵巫,對於控制疫情不但一點幫助也沒有,只會繼續製造對立而已!」

日期:2021-01-17

政治社會

「國內首起醫師染疫」!指揮中心證實本土案例+2 北部某醫院醫師、護理師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案838)及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839),並於晚間8:30發出軌跡更正訊息,指案838及案839於1月9日13時許至星巴克國際門市停留30分鐘,接著至振宇五金行桃園國際店逛,並未至大江購物中心。

日期:2021-01-12

管理

老闆凹你加班不給錢?上班打卡一定要注意的6件事:這樣做一次領回5年加班費

出勤紀錄為雇主核發勞工薪資及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之重要依據,尤其在計算延長工時工資(加班費)的情形下更是不可或缺。為避免勞工雙方對於計算工作之起訖時間發生爭議,置備勞工簽到簿或出勤卡實有其重要性。

日期:2020-10-05

個人成長

半夜傳來指甲刮屍袋的聲音...打開屍袋,阿伯還在喘氣,兒子卻問還要冰嗎?殯儀館接體員的親身故事

我們這地方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不豪小,有時候幾個星期內從某大公園就接進來三個以上遊民,而且是在同一個公園。很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但老實說並不多,只有一兩件讓我覺得神奇的事情,可能微微靈異而已。因此這次分享一系列的故事,其實滿平凡的,沒有什麼特殊的重口味。在成為殯儀館接體員以前,我還做過照服員的工作以及便利商店的打工,這些工作都讓我必須面對人群,接觸人群,有時候看人們處理事情的方式,都可以給我很多思考的地方。

日期:2020-08-25

政治社會

用「差額上限」顧民眾荷包 健保署慘踢鐵板

健保署六月八日公告,針對八大類民眾自付差額特殊醫材訂出上限,卻引來醫界強力反彈,衛福部長陳時中因此出面緊急喊卡,這項高舉著維護消費者權益大旗的政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日期:2020-06-17

焦點新聞

封城是不切實際的「超超前準備」 葉金川:連續七天每日百人確診才有需要

前衛生署署長、公衛專家葉金川,曾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兩度進出和平醫院,對於目前各地方政府所謂的沙盤推演「封城」手段,認為是不切實際的超超前準備,「台灣只有零星本土個案發生,應該是以隔離和接觸者疫調為主軸」、 直言「台灣病死、 嚇死和餓死的人,比武漢肺炎死亡人數還要多很多。」

日期: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