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3/4取消全國醫療院所掛號費的上限規定,引起社會譁然,目前已有6縣市的醫院掛號費調漲,價格落在170~500元間,過往150元掛號費儼然成為過去式。此制度讓民眾擔憂看病變得更貴,誰錢多就能先看診,而醫界部分人認為有品質成本才能有好的醫療環境,但也有醫師舉現實面認為只是「打假球」。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醫療產業競爭激烈,不至於會出現價格哄抬情形,倘若真有聯合壟斷行為就會舉報公平會調查。針對民眾關心醫療院所掛號費用問題,週四(3/7)發言人林子倫轉述,陳建仁院長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國人的健康平權,在今日院會上,陳院長也請衛福部、公平會等相關部會,持續與各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確認各醫療院所無聯合哄抬行為,並注意弱勢族群的就醫權利以及民眾就醫的可近性,確保國人健康平權。而台灣醫院協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也發出共同聲明,為共同維護民眾就醫權益改善醫院經營壓力,醫界將秉持自律精神、核實成本並參酌原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等,來收取掛號費用。
日期:2024-03-07
立法院第1會期將在20日開議,各黨團將於22日提報各常設委員會的立委名單,立委都希望能進入自己屬意的委員會,不過,相較教文、衛環委員會相當搶手,外交國防委員會卻顯得有些冷門,上屆綠營成員8席僅有1席續任,引發外界擔憂未來在軍購或國防相關法案的通過上可能較為困難。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目前藍綠資深的委員,大概都各只留一位,有人說這會有斷層,坦白講,這不是綠營的斷層,或藍營的斷層,而是外交國防委員會大換血」。
日期:2024-02-19
2024年總統大選以及立委選戰週六(1/13)登場,各黨參選人在總統和國會席次上角力,誰能擔任第16任總統、副總統,以及第11屆立法委員即將揭曉。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將選出總統、副總統各1人;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將選出113位立法委員,包括區域立法委員73人、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34人、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各3人。大選選舉人數1954萬8531人,首次參與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的首投族人數有102萬人,全台共設置1萬7795個投開票所,動員選務工作人員逾24萬人。《今周刊》為了讓選民更了解三位候選人: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以及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開設《今周戰情室》,讓每位台灣人即時掌握關鍵選情。
日期:2024-01-15
台中市中2選區(沙鹿、龍井、大肚、 烏日、霧峰)可說是這次立委選舉中,全國戰況最緊張的區域。顏寬恒以118962萬3963票領先林靜儀的9萬6151票,且開票過程一路領先,許多守在競選總部等待結果的支持者,看到開票結果時在現場爆出歡呼聲,並於6點10分左右自行宣佈當選。顏寬恒當選後,他和父親顏清標一起上台感謝鄉親支持。顔清標在台上激動的說,感謝所有好朋友支持,這次才有機會當選。「大家用選票將顏寬恒送上立法院,他一定會更加努力打拚,將在地人的聲音傳到中央。千言萬語就是很感謝。」林靜儀在選後發表談話表示,她在中2選區服務到今天,已經是2年3天。在這段期間她和團隊日以繼夜非常努力地,並希望能夠讓大家選上一個願意付出的立委。她很恭喜顏寬恒委員當選。
日期:2024-01-13
今周刊編按:民進黨日前釋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與總統蔡英文親自出演的5分鐘短片「在路上」,不少人討論,為什麼把小英總統放在台二線海邊下車?執導的羅景壬在臉書上以「為什麼把總統留在海邊」發文,詳述自己的想法,以下為臉書全文。
日期:2024-01-08
今周刊編按:2024總統大選明年1月登場,近期包括民進黨、民眾黨副總統參選人都傳出國籍爭議,引發諸多討論。對此,內政部發言人林昆鋒周一(12/4)表示,關於3組正副總統候選人是否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一事,中選會函詢內政部確認,經查所詢對象3組(6位)的資格,均符合內政部執掌的相關規定,內政部並已函覆中選會。林昆鋒指出,依程序,中選會周二(12/5)將就6位正副總統候選人的資格進行審議,待該會審議完竣後,也會立即對外說明。
日期:2023-12-04
今周刊編按: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日前遭指控涉及國造潛艦洩密案,如今風波未平,馬文君又提案凍結「潛艦國造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預算,除了馬文君,包括吳斯懷、廖婉汝等國民黨立委也紛紛提案連署凍結預算。此舉讓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直呼,這項提案居心叵測,呼籲國民黨立委懸崖勒馬。
日期:2023-10-20
2024總統大選熱身賽如火如荼展開,3黨參選人各有主張,其中民眾黨主席柯文哲5月初登記參選時,曾喊出「重啟服貿」,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只有中國媒體略為提到。幸好,擋下攸關年輕人前途「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太陽花學運」令人記憶猶新,相關話題開始發酵,立委林靜儀在臉書不客氣痛批,柯文哲試圖重啟服貿是開什麼歷史重演的玩笑。
日期:2023-06-21
今周刊編按:經過漫長的五年協商,「再生醫療雙法」因各界認知歧異,再度錯過5月底結束的立法院會期三讀時機。然6月加開的臨時會料將聚焦大法官人事案、「性平三法」修法,再添再生醫療雙法闖關三讀的變數,恐致又得延到新會期才有機會處理。歷經立法院初審及朝野協商,再生醫療雙法爭點逐漸收攏,針對其中最關鍵的爭議條文,衛福部參考醫藥界、學者意見「大翻修」,卻反倒引來部分立委反對,卡關癥結為何?
日期:2023-04-26
今年初爆發的缺藥問題,至今仍未終結,近一個月內通報短缺的藥品再增上百種。未來如何「對症下藥」,增加國內藥品供應韌性,聽聽專家和學者怎麼說。
日期: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