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暖化危機,企業減碳壓力大,過去,企業減碳多半聚焦於節能、使用綠電等方式,如今最夯的減碳解方竟藏身在台灣原住民部落。集保結算所於今 (11/25)日宣布與原鄉總會簽署合作意向書,成為全國首家與原民部落攜手合作的企業,開創自然碳匯新商機,也為企業達成 ESG目標注入新動能。
日期:2024-11-25
很多公益團體都建立將「惜食」送給弱勢團體的機制,但往往運費成本遠高於物資本身的價值,社會企業孔雀魚普惠科技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推展共運平台,讓順路去東部的人幫忙運貨,過去2年累計送出上萬份物資到台灣東部,如今發起人林坤正更在「WaBay 挖貝」的群眾募資平台推出「共運計畫」,要把量能拉到一個月1000 戶。
日期:2023-11-06
國泰世華與SOGO百貨之間一張萬年合約,掀開國泰與遠東集團二十年來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
日期:2023-06-19
先買後付版圖爭霸戰開打,7百萬無卡族成為人人爭先恐後的新藍海。中租搶下灘頭堡,但日商AFTEE不讓它專美於前,今年也喊出交易金額成長250%的目標。
日期:2022-03-02
每個人都會做夢,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實現夢想。《今周刊》民意調查,近兩成受訪者坦言已「無夢」。夢想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東西嗎?現實磨人,但13位堅持並且實現夢想的追夢者,仍分享他們圓夢的訣竅,勇敢地向前行。
日期:2022-01-26
還記得「蘭嶼沒有圖書館」紀錄片嗎?在2007年台灣電影院開燈的瞬間,不少人為偏鄉的困境落淚,企業與民間團體大量捐書到蘭嶼,後續蘭嶼也有了島上第一座的圖書館,成果斐然。9 年後,一名會計師進到圖書館計算「社會投資報酬率」,不以捐書數量來計算公益行為的價值,聚焦實際改變的程度;結果發現,蘭嶼圖書館一天進館人數不到10人,借閱次數低落,而各界的「善心」更是乏人問津,大多堆在倉庫蒙塵,反成當地無法消化的「垃圾」,社會投資報酬率為「負」,捐書對蘭嶼來說已是一項負擔。
日期:2022-01-24
根據《財訊》報導,電池模組廠統振在2021年年底拿到移工國外小額匯兌執照,在金融市場激起漣漪。隨著外籍移工的人數有望穩定攀升,相關商機也在逐步發酵。
日期:2022-01-15
短短5年,LINE Pay就成為台灣最多人使用的行動支付品牌,平均每2.8人就有一人使用。一位韓國籍的董事長,如何帶領最初僅有10人的團隊,打下台灣市場江山?
日期:2020-11-06
一家沒有分行、沒有ATM、6成以上員工都是科技研發人員的企業,為何能在17年內,發展成橫跨支付、消金、企業、保險、財管等業務,年獲利媲美國泰金控的新金融巨星?中國螞蟻金服近期內將在上海、香港兩地股票同步上市,這隻超級金融科技獨角獸,將為全球金融產業帶來怎樣的騷動與衝擊?
日期: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