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在美股周三(8/28)收盤後公布第2季財報,雖然營收獲利表現都不錯,但盤後股價卻下殺超過8%,主要是輝達承認新晶片Blackwell面臨一些生產挑戰,加上第3季營收預估未達市場預期的高標,引來投資人疑慮。在AI之王疲弱,與輝達一路合作的美超微更驚爆宣布延後公布年報,股價爆殺快20%收443.49美元,讓台股周四(8/29)上演開低走低,最低一度來到22010.89點,下跌近360點或1.6%,隨後跌幅略為收斂。終場下跌168.81點或0.75%,收在22201.85點,AI股、輝達概念股同步下挫,台積電(2330)跌幅2.18%,廣達(2382)、緯創(231)也都在2%。三大法人方面,週四合計賣超243.57億元,其中外資賣超241.42億元、自營商合計賣超33.18億元,投信則是買超31.03億元。法人認為,近期科技股股價跌深出現反彈,可能9~10月科技股股價才落底或打第二隻腳,2024年Q4~2025年Q1股價反彈,或可能做M頭然後再下跌。預估台股短線19662到23000間反彈完再修正,價值低估的電子及傳產股為上漲撐盤要角,投機股及高本益比股股價修正。至於台積電,法人預期股價在800~1050元區間整理,整理完畢及業績續好,才能再創新高。
日期:2024-08-29
多家投行分析師週三 (28 日) 表示,興登堡放空報告細節不足而且證據有限,美超微股票的暴跌似乎有些過頭了。美超微 (SMCI-US) 週三宣布,截至 6 月 30 日的 2024 會計年度 10-K 年報預料無法按時提交,會在 8 月 30 日提交逾期申報通知。
日期:2024-08-29
輝達在美股周三(8/28)收盤後公布第二季財報,在產品需求強勁下,營收300.4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287億美元,季增15%、年增122%,每股純益0.68元,亦高於市場預期的0.64元;純益166億美元,季增15%、年增170%,毛利率為75.1%,較前一季下跌3.3個百分點。包括人工智能處理器在內的數據中心營收增加154%,達263億美元,佔總收入的88%。至於第三季營收預估約325億美元,雖然仍優於市場預期的317億美元,但因為未達高標379億美元、加上輝達承認新晶片Blackwell面臨一些生產挑戰,盤後股價接續週三收盤下跌2.1%,盤後一度跳水超過7%,最低來到115.42美元。輝達提到的Blackwell出貨狀況,本季出貨Blackwell晶片樣品,並對產品進行更改,以提高製造效率,預計Blackwell第四季營收將達數十億美元。另外,輝達董事會批准5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日期:2024-08-29
AI人工智慧巨擘輝達(NVIDIA)將在美股8/28盤後,公布第2季財報與營運展望,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於臉書發文分享5個看法,認為輝達第2季度數據中心營收季增要高於公司的11%,否則市場會持悲觀看法此外,若輝達第3季度數據中心營收季增未能超過超微(AMD),就代表超微在一點點拿下輝達的市場份額。
日期:2024-08-28
黃金價格叩關每盎司二五○○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漲多之際,美國釋出降息訊號似乎又為金價續添柴火,後市應該如何評析?
日期:2024-08-28
AI伺服器晶片二哥超微,為縮短與一哥輝達間的距離,它決意併購伺服器機櫃設計與系統整合大廠ZT,從頭打造AI伺服器在機櫃端的各項布局,更藉此補強以往不足的工程支援能力。
日期:2024-08-28
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營建股,近期在央行推動「限貸令」政策、預期影響房市銷售的情況下,表現欠佳。不過專家認為,房市長多格局未變,可趁此利空尋找長線發展仍佳的優質股。
日期:2024-08-28
12年前,新漢毅然踏上轉型之路,從純硬體製造廠變成提供軟硬體整合方案的公司,並分拆出三家子公司。轉型過程吃苦難免,如今新漢與它養出的三隻小金雞已闖出成績,展望未來有機會也有挑戰。
日期:2024-08-28
雖然中國共產黨頻繁且持續增加強制外交手段的使用次數,但從未承認自己曾經使用過強制外交,也永遠否認「被中國視為冒犯的行為」以及「中國的經濟和非經濟懲罰手段」之間有任何關聯。但是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的發言,可以提供更進一步的證據,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偽善及其遵守毛澤東無視規則和法律的教誨,但這種方法也讓中國共產黨可以否認強迫外交,更重要的是,強迫外交手段的受害者也會因此不知所措:他們知道自己做了某些讓中國共產黨不喜歡的事情,但他們永遠無法準確地知道究竟是什麼事情。為了避免往後引發中國共產黨的怒火,他們可能會極度警覺,避免所有可能會讓中國共產黨不悅的事物。
日期:2024-08-27
中國政府的電動車電池產業戰略在 2010年代初期開始成形。2013年,北京當局開始執行一項補助計畫,鼓勵中國本土以及外國汽車製造廠商銷售更多電動車,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在電動車電池的早期發展階段,中國政府的戰略是支持國內企業,而且有一個明確的強調目標:規模。唯有具備大規模生產力的公司能夠營運。中國政府在 2015年的「車用電池產業管制條例」指導方針中,特別指出電動車電池的製造廠商必須符合200兆瓦時的標準。同年,中國政府也公開「鋰離子電池產業管制條例」指導方針,明確列出允許使用的材料和技術。中國還公開了「電動車電池企業白名單」(與黑名單相對),表名指定 國家支持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廠商。從2015年到2016年,中國公開了4個白名單,一共有57間企業,全部都是中國本土企業。
日期: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