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朱立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朱立熙共有15項結果
國際總經

台股AI含金量遠勝韓股,三星為何會嚴重掉隊?林宏文:和台積電對比,光是這點就輸很遠!

韓流襲捲全球,占韓國GDP約27%的三星卻在這一波AI熱潮中缺席。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朱立熙、今周刊顧問林宏文探討韓國。林宏文指出,過去10年韓國三星電子最大的挑戰是,第三代接班人李在鎔不斷的在官司訴訟、進出法院,「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重大決策。」台積電因為掌握到AI而強大,他認為:「台積電如果一直好這麼強大,台灣的國力就會一直持續的強大,未來5年、10年就是台灣非常好的契機,可以好好把握。」朱立熙說明,韓國最大的問題是第一個階級社會,「以前有王室貴族、文武兩班、士大夫、常民,現在階級名稱雖然沒有了,但階級意識還在。」第二個是信用,全世界各國都有銀行在台灣有分行,唯獨沒有韓國的銀行,為什麼?「韓國銀行名字改來改去,誰敢把錢放在一個沒有信用的銀行,沒有信用的國家的銀行,這是和台灣最大的差異。」

日期:2025-02-03

國際總經

競逐權柄〉老對手們叫陣 同黨精英逼宮 誰能主宰青瓦台?三黨魁出列

(今周刊1460)一顆「戒嚴」震撼彈,毀了尹錫悅的政治前途,曾風光過、摔跤過的老對手們李在明、曹國則乘勢又起,同為執政黨的精英韓東勳也成焦點人物。無論未來誰能主宰青瓦台,他們都還有難關要過。

日期:2024-12-11

國際總經

尹錫悅暴走戒嚴背後, 中韓FTA反挫財閥、中小企業倒閉潮、青年 淪低薪臨時工 韓國病 台灣能學到什麼?

(今周刊1460)韓國,一向是台灣最可敬的對手。經濟上,兩國有相似的發展軌跡;產業上,兩國也常存在競爭關係。過去10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細究之下,韓國面對的困境,其實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深思之處。

日期:2024-12-11

政治社會

「稅金不該豢養淫魔」...藍祖蔚被指性騷慣犯,昨說要追究朱立熙法律責任、今決辭國影中心董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藍祖蔚,遭爆是性騷擾慣犯,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朱立熙周三(6/7)深夜在臉書表示,「文化部的公帑是來自人民的稅金,不應該用在豢養這種淫魔的身上」,藍祖蔚隔日發表3點聲明,表示指控非事實,嚴重傷害名譽。不過,藍祖蔚在週四(6/8)下午貼出由律師事務所的聲明,指自己名譽受損,不排除追究朱立熙法律責任後,週五(6/9)下午又在臉書發文指,自己將離開國影中心董事長,同時將關閉臉書。藍祖蔚寫道:「20年前都已經為當事人釐清的往事,我不想再多做抗辯,更不想成為政治砲灰,但我確知再留下來也不能為我的愛,多盡一絲心力了」,並說感謝文化部給他3年時光,等同宣布請辭。

日期:2023-06-09

政治社會

他2年處理數百件人權受害案例!台灣與南韓政治受難歷程相似,如何借鏡韓國來處理轉型正義?

臺灣與韓國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亞洲僅有的兩個經濟發展迅速,並成功民主化的儒家文化圈國家,在此之前,兩國同樣受到威權政權半個世紀的統治,兩國人民政治受難的歷程也極為相似。韓國在歷經光州大屠殺之後,於1990年代末期完全落實轉型正義;臺灣也在相同時期透過立法,對過去人權蹂躪事件給予賠償與平反,兩國都未曾稍歇對於歷史真相的探究。為借鏡韓國處理轉型正義經驗,知韓文化協會邀請邀請韓國「為求真相和解之過去史整理委員會」前委員長鄭根埴來臺,與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前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分享對談,臺韓兩國處理過去國家暴力事件之過程經驗。

日期:2023-02-19

政治社會

《東洋經濟週刊》獨家授權!一個大學生之死,引爆「六月抗爭」:韓國民主背後的血與淚

編按:1989年6月29日,當時掌握韓國政權的全斗煥政府,在「六月民主抗爭」的社會壓力下,被迫發表了「6.29民主化宣言」。今年6月,日本《東洋經濟週刊》主筆福田惠介特別撰文回顧這場民主勝利,他採訪了當年以《聯合報》特派員身分駐韓採訪的朱立熙,以及當時親身見證民主浪潮的韓國人士,並且對照了幾乎同時風起雲湧的台灣民主進展:

日期:2021-06-29

政治社會

值得台灣媒體人深思:為何韓國一個新聞主播,竟能把朴槿惠拉下總統之位、送入監牢

在媒體競爭的戰場上,若只注重收視率,只會徹底斷送批判監督、重視公共性的理念,因此,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把我們的歌唱下去。孫石熙曾是MBC當紅主播,卻因領導、參與罷工而被捕入獄,爾後,他帶領JTBC揭發朴槿惠閨密干政、文在寅接班人性侵等重大事件,成為韓國最具公信力的新聞人。本書在韓國出版於1993年,書名正是以蟋蟀嘹亮、不停歇的叫聲,比喻新聞人當無畏權勢、勇不放棄、傳達真相的理念。這是孫石熙目前唯一一本親筆撰寫的著作,2004年後即在韓國絕版超過10年以上,今首度以繁體中文版形式重新問世。孫石熙寫下此書時,正值1992年MBC工會罷工落幕之後,當時孫石熙37歲,他以青年的熱血與對堅持媒體公正性的熱忱,寫下走過的動盪年代及啟發,包括許多韓國歷史上重大新聞事件,以及參與罷工的經歷,堪稱一本韓國近現代史與韓國媒體發展史。無論是過去或現在,臺灣或韓國,媒體受財團、政黨箝制,新聞娛樂化、假新聞等問題幾乎到了每況愈下的地步。藉由了解孫石熙對新聞一路走來的堅持與理想,做為臺灣讀者思考媒體處境與未來的借鏡。

日期:2019-12-23

國際總經

牽手後的無奈 金正恩vs文在寅

四月二十七日,全球注目著南北韓相連的北緯三十八度線,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拉起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手,兩人跨越過低矮的混凝土界石,在朝鮮領土上聊了幾句,隨後再一同走回韓國境內。

日期:2018-12-19

國際總經

人手一支手機、 摩天大樓一棟棟蓋 川金會後直擊北韓真實經濟力

直到「川金會」正式舉行的前兩天,多數北韓人民恐怕還不知道,他們的國家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新聞焦點,他們的民生經濟或將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他們自小被教育的仇美情操,可能也將重新改寫。

日期:2018-06-14

國際總經

北韓開門

川金會後,美朝關係和北韓經濟實力都有望大躍進。中朝邊境、首都平壤、板門店……,本刊直擊全球最神祕國度的最新樣貌。經濟新北韓,和你我想像得可不一樣!

日期: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