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當台灣慶祝端午時,香港醞釀了一場史上最大的「反送中」遊行,面對中共威權,堅決捍衛民主價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選舉口號,還是預言呢?《今周刊》邀請知名評論家范疇為文,並訪問了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香港歌手何韻詩,分享他們如何關注這場民主運動。
日期:2019-06-12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19-06-11
同為高齡化國家,並對海外勞動力依賴加深,面對日本打開移工大門,對台灣來說也是一道警訊。「日本工資普遍較高,還遠赴柬埔寨找人,台灣未來恐怕難找到移工。」農委會祕書蔡佩君苦笑說。
日期:2019-06-06
台灣觀光業自從陸客減團,國內客補助減少後下滑很快,高雄新任的韓市長還沒上任就迫不及待拚觀光,這不特別,特別的是他提出「品質,品質,品質」口號。
日期:2019-06-06
深入三、 四線城市與農村角落的中小型金融機構,是「鄉村維穩」的重中之重,這回地區性金融風暴警報再度響起,北京當局嚴陣以待,任何星星之火都要及早撲滅。
日期:2019-06-05
川普揮舞關稅大刀,並下令制裁華為,華為在「斷供」後,將牽連全球科技廠。而華為有難,台廠也不好受,台灣科技產業看似面臨危機,但也可能是絕地逢生的一大機會。
日期:2019-05-29
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
日期:2019-05-22
海外工作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夢想,不過,要想到海外工作可沒那麼容易。怎樣的人較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脫穎而出?他們通常具備怎樣的能力、條件和心態?
日期:2019-05-20
高雄市長韓國瑜選前喊出「高雄發大財」,要將錢潮、人潮帶進高雄,當時曾有消息傳出,「韓流」效應讓人潮湧入高雄夜市,不過,近日一名從事廣告業的陳炫劭先生,就在網上爆料,去年在高雄六合夜市找來200名臨演拍攝日本美妝廣告,該畫面卻被一名電視記者做成「捧韓」新聞,質疑「究竟還有多少新聞是這樣有心拼貼 」。
日期:2019-05-20
根據外媒CNBC報導,李開復在美國矽谷所開設的創新工場(Sinovation Ventures)15日驚傳撤出美國,業務主管已離職,公司並進入重整狀態。李開復是近幾年投資中國新創的指標性人物,從矽谷撤退,也代表中美貿易戰的衝擊正逐漸浮現。
日期:201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