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政府有再好的長照策略,沒有人力、人才,一切都淪為空談。南投五育高中看見在地老化現象,培育本地長照基層人才,期望落實有品質的長照服務,讓長輩在地安老。
日期:2018-11-14
全球股市包括美股經歷了十月的重挫後,近期紛紛展開反彈,只是這個反彈會多久?未來展望又如何?透過基金經理人帶你解讀景氣狀況,並擬定搶反彈的策略。
日期:2018-11-07
11月東京國際工具機展現場,今年營收、獲利雙創新高的上銀最風光。不只日本子公司第一年賺錢,領先全球的新產品也一一亮相……,卓永財如何在精密機械和智慧製造領域,搶下先機?
日期:2018-11-07
中國人愈來愈哈日,訪日人數年年攀升,日本想成為觀光大國,少不了中國助力。多年來,台灣憑藉中日的矛盾推展外交,若「中日友好」成定局,今後需要找出新外交模式。
日期:2018-11-07
今年三月中旬,九十歲的香港首富李嘉誠宣布退休傳承給長子李澤鉅,其所創立的長和集團事業不僅遍布全球,也是亞洲家族企業的代表。然而,要達成企業「家族永續、企業常青」的願望,必須要有縝密規畫。李嘉誠很早就著手進行接班布局,從一開始,他訓練長子李澤鉅在集團內歷練;次子李澤楷則主要在外部創業與併購,而李嘉誠則協助相關資金的取得。
日期:2018-11-07
核廢料是當今所有發電方式中最棘手難以處理的廢料,現有科學技術無法降低其輻射強度,唯一辦法是讓其永久隔離於生物圈,在地層300~1000公尺深層掩埋,高放射性廢料需時一百萬年,選址、興建、保存材質與方式都是問題。
日期:2018-11-05
台灣第三季出口創新高,但真正賺到的貿易順差卻摔一大跤!怪異的現象,凸顯台灣必須加速走上一條經濟新路線。八月,央行警告台灣必須尋找經濟動能「第二引擎」;九月,一位央行理事要求檢討貨幣政策,解決「只靠出口」的失衡結構;十月二十六日,央行前副總裁許嘉棟、國發會前主委劉憶如、央行前理事吳聰敏⋯⋯,多位重磅學者齊聚,他們直指匯率與利率長期沉痾,開出台灣經濟轉骨的貨幣政策新藥方。要走上這條名為「內需」的經濟新路線,長期扼殺台灣產業活力的「廉價新台幣」,也得跟著大革命。
日期:2018-10-31
上市櫃公司外資保管銀行「投票權」可以分割,「召集權」卻不能分割,等於法條無用。《公司法》修正案早已通過,主管機關為何做出上述限制,背後有什麼考量?
日期: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