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邀請,即將在3月中登上兩廳院廣場表演單口喜劇(喜劇演員個人秀)的博恩,是去年迅速竄起的網路名人。從小場地葷腥不忌的《博恩站起來》、大到進棚拍的時事單元類型脫口秀《博恩夜夜秀》,這位頂著高學歷、相貌堂堂的27歲大男孩,的確為台灣網紅注入一股新鮮的氣息。
日期:2019-02-23
位於北台灣的淡蘭古道,是清代淡水廳至噶瑪蘭廳(現今台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隨著鐵路、公路開通,淡蘭古道的功能逐漸被取代,並淹沒在荒草森林中。
日期:2019-02-21
20210805編按:中央研究院余英時院士(1930-2021)於今(2021)年8月1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院士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更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學術研究之外,他亦為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之公眾知識份子。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領域,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提攜後進不遺於力。余院士1930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先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西方學界皆推崇其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余院士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一生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包含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2004年美國哲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屆唐獎漢學獎等,並於1974年當選本院第10屆院士。余英時曾於2018年接受今周刊電訪暢談民主、兩岸,「談台灣,民主不該憑情緒,政黨輪替非你死我活」、「論中共,人心最重要,世界的不滿已到臨界點」以下為電訪內容:
日期:2018-12-05
凱銘(化名)一出生父母就覺得「怪怪的」,勤跑大醫院檢查卻查不出病因,原以為他是腦性痲痺兒,但服藥跟復健卻不見成效,儘管已經長到6歲,距離上小學的日子也沒有幾年,但凱銘還是只會趴著「伊呀伊呀」地說話。直到8歲那年,在一個特教老師的無心建議下,凱銘的病因才終於檢查出來,原來他的第15對染色體異常,就是所謂的「天使症候群」(Angelman Syndrome)。這宣判猶如轟的一聲,讓凱銘媽媽眼前突然一片黑,怎料一肩扛起照護責任就是十幾年,凱銘媽媽無奈坦言:「沒辦法啊...生出來就是這個樣子,我想說就認命地好好照顧他…」,但無常沒有放過她,更大的衝擊在後面,癌症竟無聲無息找上門,但她連擔憂自己的時間都沒有,心中想的全是:我的兒下半生該怎麼辦?
日期:2018-11-02
北市大安區建案「仰大安」,基地62坪,興建14樓電梯大樓,有網友形容是比紙片屋厚一點的「薄片屋」,在網路掀起熱烈討論。建商說,誰都不想這樣蓋房子,但都更破局真的很無奈,不過室內並沒有想那麼窄,可售15戶,已賣出10戶。
日期:2018-08-22
周四中午,四位加起來年紀超過三百歲的阿嬤,在台南市府前路的「鵪鶉鹹派」店裡忙進忙出,切蘿蔔、豬肉、洗豆芽菜,準備料理台南道地小吃「魯麵」;當今年六十八歲、承襲總鋪師母親手藝的郭珠珍,依循家傳料理食譜,將風乾過的扁魚下鍋時,四溢香氣引起一旁學著做的店長Claire吳瑋卿和成大拍攝的學生,連聲發出讚嘆。
日期:2018-08-16
十多歲時因為那卡西,走上音樂這條路31歲靠《戀戀風塵》配樂獲獎39歲創作出〈流浪到淡水〉「阿章師」用滿滿台灣味,寫唱這片土地。
日期:2018-07-19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翰.柏格創設「第一指數投資信託」,這是世上第一個指數基金。隔年從一一四○萬美元開始投資,四十年後的今天,柏格指數基金的資產,已突破四兆美元。
日期:2018-07-05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5月26日前往德國柏林參加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Kiel Institute for World Economy),並於29日拜會德國經濟能源部,結果她談到對德國印象很深刻的是「德國幾乎沒裝冷氣,屋內卻不會熱」而這種說法也引起網友議論,甚至有人批評陳美伶在說幹話!
日期:201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