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市多的退貨政策,到芝加哥老牌餐廳的專業侍者,優秀的服務仰賴產品與管理的支援,讓消費者在細節中感受到品牌的差異化。當服務不再只是流程,才能真正打動人心,創造忠誠顧客。
日期:2025-02-26
中國國民黨力推「停砍年金案」,欲修法即起停止調降已退休公務人員年金所得替代率,因引發不小爭議,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藍、綠營召委吳宗憲、鍾佳濱同意連兩周安排兩場公聽會,讓各界正反意見盡可能暢所欲言。反年金改革大將、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李來希直言盼「權力義務能相當」,公務員提撥負擔是勞工的5、6倍,若要用絕對值來算公務員退休金,是否也要讓退休公務員領退休勞工退休金的5、6倍?李來希認為退撫基金破產是「假議題」,他分析過去基金在金融風暴時虧損1000多億元,政府就說沒有錢要砍退休金,如今基金近幾年都有賺錢卻還是說沒錢,且年金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隨現制人員調薪來調整,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身為退撫基金的主管機關的銓敘部長施能傑示警,若停止降低年金所得替代率,將導致年改效益受損及收支失去平衡,到時解決方案將變成調高提撥費率,最後影響的會是現職軍公教人員。
日期:2024-12-20
在這個AI浪潮來襲的年代,數位轉型儼然已經成為企業不可少的重要經營指標之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統計,2027年全球將淘汰8300萬個職位。由於科技快速進展帶來的巨大衝擊,推動產業加速數位轉型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日期:2024-10-09
台泥(1101)周三(9/18)最新發布的「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usures, TNFD)報告,首度針對低碳與新能源轉型過程中,所驅動的自然相關機會進行財務評估。報告顯示,台泥因低碳新能源轉型計畫,逐步採替代循環新技術,減少自然資源使用、提升再生能源與利用模式及增加水資源循環效率等,2023年所創造之低碳產品與服務營收超過405億元,占合併總營收37%。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在報告書中指出,世界正處於歷史最重要的岔路口,面臨著最深刻的系統性變革和挑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與自然相處,「人類每一個行為都在影響著世界大自然的基礎」。
日期:2024-09-18
(今周刊1439)近年來,企業為了與客戶建立良好關係,常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邀請客戶到職籃或職棒包廂觀賞比賽,更是熱門的選擇,成為企業與客戶交流感情的絕佳場地。
日期:2024-07-17
近期立法院三讀通過職權行使法修法,被問及如何看待「藐視國會罪」,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相信立委質詢也是想要了解事實,因此他認為沒有什麼好擔心,一切該講就講,回歸專業討論。
日期:2024-06-01
創業不過兩年,就獲得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青睞,攜手合作智慧農業。看似缺乏規模化商機的智慧農業領域,智食良果如何轉換思惟,找出快速發展的途徑?
日期:2024-05-15
投資人難免會將報酬率與大盤指數相比,但比完之後又如何應對與調整呢?在持有個股與指數型 ETF,難道只有二選一的答案,或是能有第三解?
日期:2024-04-12
PM2.5懸浮微粒、百年大疫新冠肺炎疫情,喚起全民對於「乾淨空氣」的高度需求。從最嚴苛的醫療診所、實驗室等級起家的MIT空氣清淨機品牌克立淨科技,20年前將電漿殺菌技術引進台灣,不把產品當成簡易家電做銷售,取而代之是以實驗室檢測級的服務,築起品牌競爭力,面對數位轉型之役,整合上、下游經銷業者與外部跨業合作,共同導入智慧解決方案,以健康生態圈數據加值共創架構提升營運綜效,搶攻疫後商機。
日期:2024-03-29
台灣半導體IC通路商文曄(3036)9月宣布以38億美元(約台幣1,216億元)收購加拿大IC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全部股權,市占率將打入全球前3名。收購宣布完成後,在併購可能效益下,文曄吸引買盤持續湧進,法人預估明年獲利可望翻倍,股價一路推升,股價於11月初屢飆新高,為台灣近期併購案中,廣受市場買單的指標個案之一。企業用併購來推升企業成長,所有的買家、賣家到業界的每個人都有共同的疑問—買貴還是買便宜?事實上,這個問題很複雜,沒有標準答案。要從「根本的初衷」來檢視:究竟要買的是技術、產品、人才、品牌還是市場。
日期: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