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中正社區大學正式開課了,這一學期報名上課的同學不少,除了先前有上過我的課的舊生之外,還有許多是這一期剛進來的新生。而這次一開學就碰上了股票市場的大跌,就好像男生入伍的新兵震撼教育。我原本以為會影響到同學們的學習慾望,沒想到行情大跌並沒有澆熄大家來上課的上進心。
日期:2024-09-13
第13號輕度颱風「貝碧佳」朝西北方向前進,預計週末將從琉球附近海面通過,之後往長江口附近移動,由於颱風從臺灣北方外海通過時離臺灣不是很遠,對於中秋節天氣是否有影響也相當受關注。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在「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粉專表示,貝碧佳颱風,直接侵襲機會低,週末期間颱風經過琉球群島來到東海,受外圍環流影響,週末北部、東部仍有短暫陣雨,其餘地區較不受颱風影響,仍會下起午後雷陣雨。未來一週臺灣處在低壓帶內,雲量較多,高溫普遍32~35度,未降雨時感受仍較悶熱,請多補充水分;在低壓帶當中,也可能有熱帶系統發展。
日期:2024-09-13
因為最近把正二出清,所以下周會有一筆90萬元的錢錢進來。這讓我有點困擾,到底是要還一部分的貸款、降槓桿,還是把這90萬元拿來買00915,讓配息金額再提高?
日期:2024-09-12
最近台股在進行中段整理,雖然有不少權值股回檔,但很少像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台塑化(6505),股價持續創新低,跌至15年的新低點,幾乎快到民國97年3955點的低點區。
日期:2024-09-12
台新金(2888)與新光金(2887)周三(9/11)分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調整換股架構,以台新金0.6720股普通股加計0.175股辛種特別股,換取新光金1股普通股。依台新金收盤價每股18.50元和辛種特別股每股面額計算,調整後轉換價格所含的新光金每股換股價格為14.18元,相較原訂價格提高25%,相較新光金週三收盤價13.50元,溢價幅度為5%,與中信金開出的14.55元已接近。台新金拉高價格25%想力搏中信金,但3年期間辛種特別股每年發出股利約5億元,3年期滿收回要支付的本金約300億元,財務負擔大增,在週四(9/12)台股大漲500多點之下,台新金卻是下殺超過3.7%,最低來到17.8元摜破年線。而兩家極力搶親的新光金,受惠於利多卻是不漲反跌,跌幅一度逾2.5%,不到一小時已爆量超過30萬張,較昨日50萬張明顯放量。中信金則是維持小跌0.5%以內。對於台新金的出價,不少新光金小股東在網路上仍然罵翻,認為辛股要等三年才能看到錢,而中信金收購則是直接給現金,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也說,台新金實在太小氣了!「從頭到尾就想吃新光金的豆腐,出價總是那麼低, 9月11日晚上提出的還是比中信金的公開收購價格低,結果9/12一開盤,市場反應最真實,不但新光金小跌,台新金也跌」!朱成志說,台新金將新發行特別股辛 ,一檔存續期間3年,年息1.665%的特別股Par面額發行,而不是以目前已發行的溢價特別股股價去算轉換比例,所以新的換股比例換算市價是約14.18元,比前一回拉高25% ,比9月11日新光金收盤價溢價才只有5%。這麼小氣,是要怎麼併新光金控啊?
日期:2024-09-12
我們今年第三次著手調高億光2024年EPS的期望值,從原本的5.35元,上修至6.09元。同時,也上修明年該股的配息期望值,從原本的4元,上修至4.2元。
日期:2024-09-11
台股周一(9/9)開盤下殺超過500點,終場跌幅收斂,收在21144.44點,下跌290.75點或1.36%。台股陷入盤整,統計9月以來6個交易日,僅1天收紅,選擇能避開下跌風險的投資標的,將更有機會挺過9月震盪。至於該怎麼挑選呢?台股今年以來有6個月呈現上漲,而統計22檔高股息ETF中,有5檔上漲的月數跟大盤一樣多,其中凱基優選高股息30 (00915)以20.11%的含息總報酬,成為今年來前9月績效唯一優於大盤者。而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緊追在後,今年以來含息報酬率14.38%。再來分別是大華優利高填息30 (00918)、國泰股利精選30 (00701)以及富邦特選高股息30 (00900),強過人氣王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
日期:2024-09-11
清酒在國際上的能見度逐漸提升,近年台灣清酒在國際評比賽事上也屢傳捷報,結合本土農業技術釀製的酒液,融進寶島的風土、文化與精神,讓世界看見台灣釀製清酒的實力與熱情。
日期:2024-09-11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日前對員工發內部信,表示公司「不再只是台灣的台積電,而是世界的台積電」。經濟部長郭智輝周三(9/11)強調「主軸仍在台灣」,並表示台積電如今在日本、美國、德國都有廠,不只台灣人,也有日本、美國、德國人在為台積電服務,因此當然是「世界的台積電」。郭智輝也說,接下來將有兩大策略,要將台灣的AI應用推上世界前3名。第一,是落實「產創條例10-1」,過去每個企業每年最高投抵額自10億元提高至18億元,協助企業做好AI環境的好數位化、低碳化。郭智輝說,AI智慧化也是需要人來做。因此,第二,將推動「2+4人才培育計畫」,要在2028年以前,在4年內從海外培養10萬名僑外生,以及國內培養10萬名人才,共20萬名國內外人才投入AI領域。
日期:2024-09-11
立足台灣的軟體公司系微,憑著不斷挑戰規則、推動技術變革,成為全球筆電供應鏈要角,更搭上AI PC熱潮。它的下一個夢,是再次打破市場結構,搶占伺服器大餅。
日期: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