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會說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會說共有3221項結果
職場

企業雇用員工,不能只看專業能力,注重這點​​也很重要

主管們在徵人時該注意些什麼?他們應該只看專業能力、分數,或只看外表?如果他們只憑可以存到電腦裡的東西來選擇員工的話,這些主管就是把重點放錯了。如果主管也能重視「這件事」,將有很大幫助。

日期:2021-06-17

全台防疫報導

新北兩名長者打疫苗後隔日死亡 市府說明「死因待查,但兩位都有慢性病」

當各地縣市政府為長者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在進行中時,出現了零星的死亡案例。像是在新北市就有兩名長者,在接種當下並無不適,但隔天卻被發現死亡的案例。

日期:2021-06-16

政治社會

平地林盤點》20年補助期滿 綠能、生態、農業怎兼顧 一棵樹都不能砍? 上萬公頃造林去留

「吉仲,你不是很注重環保嗎?百萬棵樹你砍得下去?」「我一棵樹都沒砍!」去年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記者會上,公開央行前總裁彭淮南親自打給自己的這段對話,讓「平地造林」政策一度躍上鎂光燈焦點。

日期:2021-06-16

實戰教學

免費試閱:【麥克連】如何利用〈看懂法人佈局〉大量資訊獲利

本專案提供法人圈的基本面訊息。每日〈盤前小編提醒〉內的個股都是當天法人看好的標的;每週提供的法人私訪行程表幫助投資人了解法人有興趣且會去拜訪的公司,可以提前佈局;每週定期提供的產業個股追蹤,則幫助投資人增強持股信心!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疫苗之亂全解讀》口罩可以超前布署 為何疫苗做不到?高端解盲成功 價格偏高有原因?

高端疫苗昨(10)日公布二期臨床試驗解盲報告,簡單歸納此次結果,分別是疫苗安全、副作用少,打完幾乎會產生足夠量的抗體,製造過程品質也穩定,至於大家關心的三期臨床試驗以及其他研究,都會依計畫同步進行。在政府部門的回應上,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說,業者公布試驗結果,試驗報告還需併同更多科學資料送衛福部食藥署審查,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才可量產使用。

日期:2021-06-11

台股

高端疫苗二期解盲成功,拉第3根漲停逾萬張搶買背後,你應該要知道的事

編按:疫苗廠高端昨(10)日宣布完成COVID-19疫苗二期解盲,將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今天股價出現慶祝行情,開盤直接跳空開高漲停,來到275.5元,逾1.2萬張排隊搶買。 不到兩個禮拜的時間,高端股價由黑翻紅,從連吞6根跌停到連飆3根漲停,比坐雲霄飛車還刺激。本業是醫師的投資部落客「Dr.Allen」認為投資新藥公司具有極大風險,建議投資人面對波動應該要小心謹慎、理性客觀,謀定而後動。

日期:2021-06-11

政治社會

去年10月東洋與BNT採購疫苗的談判,從3千萬劑變成200萬劑,破局關鍵是什麼?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10

職場

越困難,越見我們都是努力的人

「錢多、事少、離家近」,估計是不少上班族心中理想的工作標準,而且明知不可能有這種工作,就算有、機會也不太多,更不太會幸運地落到諸位頭上。同事、朋友之間說說,大家開開玩笑、喇低賽一下,不潑冷水、聽了都爽快。這句話,我覺得類似想要減肥的人聽到「少吃、多動、睡眠好」一樣,往往也是聽聽就好。

日期:2021-06-10

理財

利基型DRAM價飆71% 供應鏈受惠解析

記憶體供不應求態勢未歇,標準型DRAM產品才剛漲完,利基型產品又接續強漲。而模組廠更是早做準備,喜迎獲利成長期。

日期:2021-06-09

全台防疫報導

老婆確診,先生卻照常上下班… 疫調匡列速度趕不上確診個案 國人「公德心」真能防堵疫情?

「在我的里內,有個家庭的老婆確診大家都不知情,丈夫還是照常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睡覺,直到一天有人穿防護衣到社區開立居家隔離單、社區才知道太太已經隔離多日;隔沒多久,我又再度收到鄰居反應,先生還是照常上下班。」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堪稱台灣最強里長,在社區內推動老、少、幼共餐共讀至今近20年,與里民十分關係緊密。他直言,現在疫調匡列親密接觸者居家隔離的速度,已經跟不上個案增加速度,「時間差」使得潛在確診個案能在社區趴趴走,恐成防疫破口。

日期: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