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最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最近共有10000項結果
政治社會

星雲大師97歲圓寂/長年醫療支出堅持自費:不能佔用社會資源…「回到心念的地方走得很安詳」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週日下午離世,享耆壽97歲。星雲大師中風後身體走下坡,頻繁進出高雄長庚醫院洗腎,他農曆年前便住進加護病房,入院約3周,病情掌握都在預期中。核心弟子已有心理準備,經與醫療團隊討論,週日下午3點多搭私家車離開長庚醫院,傍晚5點左右在佛光山上圓寂,親近大師人士說「大師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地方,走得很安詳」。

日期:2023-02-06

聰明理財

存股助理心法與觀點︱慢跑「333原則」,度過存股撞牆期

前三年(2019~2021)可說是價值投資型存股族的黑暗期!三年來,加權指數大漲63%,把每年追求頂多10%~15%(股息+價差)報酬率的存股族硬是給比了下去。就連巴菲特的報酬率也輸美國大盤(標普500指數)連續多年。偏偏到了2022年,全球股市蒸發大跌oo%,存股族手上持股也平均少oo%,似乎也沒多抗跌?原文為20210702

日期:2023-02-06

政治社會

星雲大師17年前肋骨斷2天急出院、腦中風還忙著開示!陳肇隆貼身觀察:大師和王永慶有共通點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圓寂,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是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他說,擔任醫療團召集人是此生榮幸,近身與大師相處多年,佩服他「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心。大師曾說「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心,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要與病為友」,一席話充滿智慧。

日期:2023-02-06

每週一檔精選個股

【麥克連】20230205精選個股:成也中國、敗也中國,2022年獲利腰斬,但2023年受惠解封商機題材,目前評價仍在低檔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05

科技

連蘋果都可能要推「混合實境」了!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看好:台灣元宇宙今年有望突破性進展

這個禮拜的數字台灣,我邀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來談他對台灣發展元宇宙的看法。施先生領導的科文雙融新春團拜,把台灣的文創產業結合新科技創新,慢慢有了新的突破,他認為透過沈浸式的互動,加上內容逐漸充實,台灣的元宇宙發展可能得到突破。

日期:2023-02-05

政治社會

美媒專訪馬英九談九二共識、核能問題、台灣前途:不會變香港翻版「因為我們擁有民主」

今周刊編按: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接受美國網路傳媒《哈芬登郵報》(Huffpost)專訪,除了台灣核電問題,也提到目前兩岸日益緊張的關係,以及為什麼他認為台灣不應該與香港相提並論。馬英九表示,201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他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都同意,應該透過和平方式解決分歧,而九二共識是將雙方聯繫在一起的關鍵,儘管兩岸對「一個中國」有各自的表述,但至少九二共識的存在,讓雙方有了和平相處的理由。而香港歷經港版國安法上路,致使外界質疑香港「一國兩制」已名存實亡,甚至喊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但他卻不認為台灣會成為香港翻版。馬英九強調,香港在1997年之前是英國殖民地,這與台灣當前處境不同,而台灣擁有民主、自由與法治,特別是「民主」,這是香港在回歸中國前所沒有的。在核能問題方面,他則指出反核已淪為政黨意識形態,執政黨為反對而反對,卻沒體認到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上有所侷限,而停止使用核電更可能造成慘痛經濟損失。馬英九指出,核能已被國際認為是綠色能源,台灣應該使用可再生能源來替代煤炭或天然氣,而非取代核電。

日期:2023-02-05

國際總經

美就業市場火熱打亂部署,聯準會降通膨破功?陶冬:2023年看不到降息,是否續升息關注兩件事

美聯準會降息減碼的喜悅,很快被就業過熱所帶來的擔心所取代。上周兩件大事都發生在美國,美聯準會進一步放慢了升息的步伐,並暗示不久將終止升息週期。可是話音未落,非農資料爆出超大的新增就業人數,反映勞工市場依然非常熾熱,一系列的升息動作並沒有對過熱的勞工市場起到降溫作用。

日期:2023-02-05

台股

兆豐金長線存股,地板價是多少?富邦金、中信金...6家「大到不能倒」的金融股PK,存股致富秘訣

2023.02.01編按:手上有40幾元的兆豐金,可以先放著領股息,當定存嗎?兆豐金因為是官股金控,大家覺得它穩定且不可能倒閉,所以願意用更高的價格來買兆豐金股票,不過,要付出更高的價格,就有潛在的風險。像殖利率估價法就很適合兆豐金這種獲利穩定、配息也穩定的銀行股,本文摘自陳重銘老師新書《變身少年巴菲特 培養財富創造力》,教你利用殖利率反推算合理股價。

日期:2023-02-04

健康

健檢建議要就診,卻回「我最近有點忙」…醫師給40歲上班族的勸告:健康才是你最大的資產

「我以為自己應該沒問題。」我不止一次聽到患者後悔地這麼說。過了40歲,人難免避不了癌症、糖尿病、腎臟病這些疾病。日本國立癌症中心2018的資料顯示,40~49歲的癌症患者數是30~39歲的3倍以上。當然,隨著年齡增長,50多歲、60多歲的癌症患者數會不斷增加。

日期:2023-02-03

理財

國民ETF獲利少?樂活大叔施昇輝親上火線,解析風險幾乎是零的4檔ETF!

我不想分析這3 檔的選股標準和目前的成分股組成,因為再多的分析都比不上股價會說話。

日期: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