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5月起警方已開始針對「路口不停讓行人」進行取締,加上台南女童過馬路遭撞身亡事件,讓國人更重視行人「行」的安全,但憾事仍不斷。週六(8/19)又再發生82歲老翁走斑馬線遭左轉公車撞上拖行20公尺,送醫搶救不治身亡。發起「「還路於民大遊行」的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此事故明顯斑馬線設計不當及轉彎處人行道未做突出設計,導致駕駛人轉彎視距不良。行政院院會上周四(8/17)即拍板通過4年期的「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及提出「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立法,訂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2030年前降低30%的目標,長期則朝「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邁進。而《今周刊》早在6月針對行人號誌改革做報導,指出交通部大力推動行人專用時相,盼降低行人事故率執得肯定,但設置尚缺統一原則,讓地方無所適從。學者提醒,號誌只是改革起點,中央應盡快從環境著手,提出改善行人空間的全國性計畫。(原文刊載於2023/6/14,更新時間為2023/8/20)
日期:2023-08-20
ChatGPT短短兩個月就吸引全球1億用戶,也讓這類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術備受關注。臺灣如何把握這波浪潮?工研院日前舉辦「機遇X挑戰 生成式AI:產業變革與機會」論壇,聚集眾多產學研專家,從四大面向切入生成式AI的機會與挑戰,協助臺灣產業「趨吉避凶」,掌握創新轉型關鍵。
日期:2023-08-18
成立11年的「嘖嘖zeczec」群眾集資平台今日(8/16)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讓美好的事物發⽣・嘖嘖群眾集資平台記者會」,共同創辦⼈徐震報吿嘖嘖平台集資額達 100 億的近況,說明平台未來的三⼤主軸:原創、台灣⽂化及在地產業規模化,並強調「每⼀個⼈都能透過集資平台向社會發聲」的精神價值。
日期:2023-08-16
(今周刊1391)適度的財務槓桿可讓企業營運更有競爭力,但槓桿也像是兩面刃,無節制的舉債終究會壓垮企業本身,中港房企近年便遇到資不抵債的挑戰。
日期:2023-08-16
台灣平均每月遭受三千萬次駭客攻擊,而傳產、製造業供應鏈是他們的最新目標,企業該如何提升資安防護能力?「2023 ACW SOUTH 沙崙資安國際研討會」邀請產業專家及企業領袖,分享最新資安趨勢與解方。
日期:2023-08-16
面對2050淨零碳排國際趨勢,各陣營總統參選人能源政策與路徑成為選戰攻防重中之重。代表民進黨的賴清德延續政府既有2050碳中和以及「2025非核家園」等政策路線,但將核能列為「緊急情況」時最後手段;能源配比部分,到2050年,再生能源配比將達6至7成、氫能9%至12%,也搭配碳捕捉的火力發電20%至27%。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則主張將核一、核二、核三檢修後安全延役,並在安全無虞下,推動核四安全重啟;在能源轉型途徑採「2030減碳台灣」、「2035低碳台灣」、「2040無煤台灣」、「2050淨零台灣」,至2050年將達到再生能源57%、核能18%、碳中和電力25%。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則主張核一不延役,在科學、安全前提下延役核二、核三,核四則應盡速體檢後決定是否重啟,並主張到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40%。至於尚未確定是否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則主張核一、核二儘速重啟、核三延役、召開公民會議凝聚核四共識,也開發小型核電廠以及潮汐發電、海洋溫差發電等再生能源。
日期:2023-08-14
台灣醫療進步,卻有著居高不下的新生兒死亡率,更是鄰近日本、韓國的兩到三倍。政府搶救兩年無效,新生兒科醫師點出,問題不只在新生兒本身,媽媽的產前照護更是關鍵。
日期:2023-08-09
有「藍月亮」之稱的英格蘭球隊曼城在今年6月奪下歐冠金杯,登上英格蘭超級聯賽、英格蘭足總盃及歐冠三項賽事的三冠王寶座。這支曾負債累累的球隊,是如何在10年間崛起,並在全球掀起足球旋風?
日期:2023-08-09
生成式 AI 加速金融業 AI 轉型步伐,以提供 AI 轉型解決方案為核心的跨國公司 iKala以「+AI 策略」助攻金融業 AI 轉型,並鎖定 2023 金融業雲端應用三大趨勢。
日期:2023-08-08
廖怡珊非本科系出身,因緣際會接觸學習了室內設計,確立自身未來職涯方向,她在室內設計公司任職時,跳脫制式思考的設計風格備受好評,也在基礎工程下足苦功,兩年前與合作夥伴張家源共同設立公司,在這個充滿創意的行業,更能發揮設計專長,為業主實現家的夢想。
日期: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