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最低稅負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最低稅負制共有74項結果
保險

後悔買壽險「死了用不到保險金」?如何把遺產轉成退休金自己花...「保單活化」3大好處一次看

保單到期就沒事了?高齡者可以思考「保單活化」!

日期:2024-08-27

稅制

遺產多少才要繳稅?富人死後留存款1千萬、不動產5千萬...為何國稅局一毛遺產稅也課不到

通常有配偶者,遺產約 2,000萬以下(免稅額1,333萬+配偶扣除額553萬+喪葬費用扣除額138 萬=2,024萬)不用擔心遺產稅的問題。單身無子者則約 1,400 萬以下(免稅額1,333萬+喪葬費用扣除額138萬=1,471 萬),不用擔心遺產稅。

日期:2024-05-08

ETF

00929、00940、00679B…該選高股息ETF還是債券ETF?這檔30萬人搶進,還能免扣二代健保

美國利率維持相對高檔,市場把握機會加速進場長天期債券ETF,其中規模最大、投資人最多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經過13次追加募集,至4月15日為止,最新規模突破2000億,成為首檔達成此里程碑的債券ETF。那麼,債券ETF 跟高股息ETF 該怎麼挑?理財部落客建議,從配息還有資本利得兩項分析下來,就能看淸楚這兩種ETF本質上的不同。

日期:2024-04-16

稅制

綜所稅報稅季5月開跑,4大重點差異一次看!基本生活費每人多6千、4口之家能省這麼多

五月所得稅申報季將近,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提醒納稅義務人,今年五月的申報與過去有以下幾項重點差異要特別注意,包括成年年齡下修為 18 歲、首次適用申報 CFC、每人基本生活費調升 6,000 元,以及網路上傳文件容量擴大。

日期:2024-04-08

政治社會

辯論會/吳欣盈轟服務業低薪都因ECFA服貿被綠擋、就業環境差:政治要的是執行力,你們連抄都不會?

2024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今(1日)舉行,民眾黨候選人吳欣盈在申論階段抨藍打綠,華語中不時夾雜台語批評,她直言近幾年年輕人不敢結婚、生子,更沒錢買房,對未來不抱希望,藍綠難道都沒責任,並指服務業薪水不漲的原因,就是ECFA的「服務部分」(但講稿應為『服貿部分』)被綠營擋下。

日期:2024-01-01

國際總經

內外資買盤回籠 匯率成關鍵風險指標 房地產走出陰霾 越南基金好戲剛開始

越股擺脫去年跌幅全球最慘的窘境,近期表現居東協之冠,走出房地產業最壞時刻,強勁的外資直接投資,將為越股下半年帶來哪些契機?

日期:2023-07-26

稅制

兩個1億元財力的富爸爸,為何人走後子女繼承的遺產差距高達554萬?會計師看遺產稅節稅最好方法

吳先生及高先生的年齡都是55 歲,有美麗的另一半、育有一兒一女,而且兒女皆已滿18 歲成年,更巧的是,各自都擁有1 億元財產,其中有5,000 萬元存在銀行裡。某次他們一起出遊卻不幸發生意外身故,結果,兩個家庭最後繼承的遺產竟然差距高達554 萬元。這是怎麼一回事?

日期:2023-06-21

稅制

2023報稅》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這5種收入<18萬可免稅!會計師揭想省綜所稅2作法

5 月是一年一度申報所得稅的季節,民眾擔心繳了稅後荷包失血,連帶的不想消費與看屋,可見繳稅的影響力非常大。

日期:2023-05-11

稅制

財富傳承的節稅方式6整理》會計師:多利用3「免稅技巧」,多數家庭幾乎課不到遺產稅和贈與稅

目前遺贈稅已由單一稅率 10%調整為累進稅率,最高 20%。財富傳承給子女時,務必善用分年贈與的免稅額和婚嫁贈與的 100 萬元免稅額度。

日期:2023-01-05

科技

史上最大投資抵減方案!「台版晶片法」拍板,購置設備金額「無上限」…台積電、聯發科都適用

行政院會通過經濟部研擬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台版晶片法),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投資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得適用新租稅優惠。相關抵減優惠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是史上最大企業研發投資抵減方案。經濟部表示,將會積極和立院溝通、早日完成修法,盼能明年元旦上路。經濟部在臉書上也寫到,台灣不只領先,還要繼續保持領先。台灣半導體是世界經濟關鍵,當全球重視半導體產業,紛紛提出不同獎勵時,行政團隊也跨部會協商,針對國際關鍵的戰略產業,提出鼓勵企業持續研發、購置先進設備的誘因。在總統蔡英文、院長蘇貞昌的支持下,今天行政院正式通過產業創新條例10-2的修正案,提高研發抵減的比例,讓在國際供應鏈中佔有關鍵地位的產業,加大研發力道,持續保持領先。行政部門也持續以最高效率,協助國際產業落地投資,以最近ASML宣布的在台最大投資案為例,副院長沈榮津協調經濟部、財政部、交通部、環保署等跨部會合作,從用地取得到園區進駐,甚至是開發土方後續到台北港填海造地,每一個細節都協助處理,讓投資不僅如期,更要加速。不管是持續鼓勵產業創新,或是重點外資投資台灣,在在顯示台灣在國際產業的關鍵能力,也讓所謂「去台化」的炒作不攻自破。

日期: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