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前發言人丁遠超周二(2/25)離世,享壽68歲,後續治喪等相關事宜,待家屬進一步說明。據了解,丁遠超是在上週於浴室滑倒,原本以為沒有問題,但幾天後卻說頭痛,在上周四(2/20)緊急送醫,當時昏迷指數5,有腦溢血狀況,最後仍搶救不治辭世。
日期:2025-02-26
睡覺或起床時,頭一陣暈眩,且愈躺愈暈,發作時往往讓人猝不及防!治療耳石脫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耳石復位術」,可將脫位的耳石送回原有軌道。
日期:2024-12-18
編按:飽受失眠所苦,還是怎麼睡都睡不飽?沒來由的暈眩、心悸、手麻腳麻,或是老是覺得這裡不舒服那裡痛的...到醫院又找不出原因,可能都是自律神經失調在作祟。自律神經是不受意志影響,調解身體機能的神經,控制我們的呼吸、血液循環、消化和排泄等功能,當自律神經失調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讓你覺得做什麼都不爽。日本自律神經權威小林弘幸教授表示,除了少數的周邊神經病變引起除外,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壓力過大、作息不良而導致,所以即便去醫院就診,藥物的控制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如果沒有消除根本的原因,也可能反覆復發。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但放著不管絕對會成為大問題,藉由生活習慣的調整和簡單的動作,每天只要1分鐘,就能有效改善自律神經狀況。
日期:2024-12-12
很多人在使用手機時,會使用「深色模式」,認為這樣比較不傷眼睛。但是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這樣反而會增加「高對比」,負擔更大,對視力是一種傷害,看久了還有可能會引發暈眩。
日期:2024-10-29
今周刊編按:台語歌后江蕙睽違9年,今(10/5)將登國慶晚會舞台開唱,她日前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會引起不小關注,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這次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以下為今周刊2015年的江蕙封麥前的採訪內容。
日期:2024-10-05
花蓮4/3發生規模7.2大地震,強度僅次於921地震,之後餘震不斷,從4/22至4/23上午8時止,算算已經有180起餘震,氣象署表示,根據921地震的經驗,餘震仍會持續半年到1年。不過對於接連已經數不清幾次的地震,讓民眾老是感覺就算沒有地震,也覺得地板或身體在晃的錯覺,有醫師指出,這就是「地震症候群」。醫師黃軒指出,這樣的地震頻繁發生,不僅對人們的生活安全造成威脅,也會默默引發一些民眾所謂的「地震症候群」,是一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
日期:2024-04-23
養生,就是把自己活成一頭簡單而快樂的豬 讓身體放鬆如乾透的木頭一般輕靈放鬆; 讓心神凝止、靜如平鏡,繁瑣之事過眼而不留,不再耗損能量。
日期:2024-04-05
大學剛畢業的女生,身上帶著借來的2500美元(編按約新台幣8萬元),飛離松山機場。美國,成為她的第2個家,然而這個家並不總是溫暖。她在中餐廳打工,到職訓中心受訓,在艱困的職場遭受種族歧視的對待。但她的精明、幹勁,還有說不出的直覺,讓她創造出別開生面的華裔奮鬥故事。她當了百科全書銷售員,第一年就成為全年銷售200套以上的「大英百科全書之后」。她經營洗衣店,後來做起了房地產放貸的生意,又身兼包租婆和保險調查員。現在她是一間房地產投資公司的老闆,在美國擁有36棟建築,100個單位的房產。喔對了,還有2個常春藤名校畢業的寶貝女兒。
日期:2024-03-13
同學間互開玩笑難免,但一旦惡作劇過頭,恐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據了解,一名16歲高中生坐在教室內,突遭同學湊近耳邊大叫一聲,一瞬間讓他覺得暈眩、耳鳴、耳朵痛,甚至是聽不清楚,經就醫後發現是噪音所造成的「耳音壓傷」,耳鼻喉科醫師提醒,「開不得這種玩笑。」
日期: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