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智慧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智慧財共有733項結果
國際總經

中國要搞計劃經濟?劉鶴否認:人民不會走這條路…今年經濟會好轉,GDP成長率將近6%

去年中國經濟成長寫下 50 年來次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周三(17)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發表致辭,他說,有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國人民是不會走這條路的」。劉鶴指出,今年中國經濟會整體好轉,成長率達到正常水準,他預估今年進口會明顯增加,企業會增強投資力道,民眾消費也會回歸常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回到接近6%水準。以下為劉鶴演講全文:

日期:2023-01-18

傳產

獲利54億、處分全家持股決議無效?泰山收到法院通知、與龍邦民事訴訟攻防戰正式開打!

代表龍邦的保勝投資5日起訴狀訴聲明泰山於董事會所為的「處分所持有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決議無效。泰山企業於11日深夜公告,收到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商業庭通知股東提起訴訟,已委請律師進行後續民事訴訟程序(今周刊編按:泰山週四(1/12)早盤上漲約1.55%或0.5元,股價32.8元)。

日期:2023-01-12

傳產

東區小店起家,胡同燒肉如何拚到年營收上億,還成為星宇航空機上餐?故事要從17年前健身房倒閉說起

台灣餐飲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期。隨著八方雲集、歇腳亭、瓦城等連鎖品牌計畫插旗海外,台灣儼然已經是餐飲文化輸出的新強國。這些業者是如何趁著疫情練功轉骨,把握疫後商機?

日期:2023-01-11

國際總經

中國與西方世界脫鉤造成的反全球化,將如何影響經濟大勢?

政府治理透明性偏低造成政策不確定性,乃長期是中國發展經濟最大的隱憂之一 。以2022年底出現讓世界各國嚴重低估的COVID「清零」政策大逆轉而言,關鍵因素之一是關於病毒清零的政治面的考量,在2022年10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之後,隨人事變動底定煙消雲散,使大幅的路線改變較為容易。

日期:2023-01-06

傳產

給我把全家買回來!龍邦為金雞母打法律戰,要泰山恢復持股 「生米煮成熟飯」交易款該如何退回?

泰山經營權之爭牽扯出的全家股權風暴持續延燒!針對泰山公司大賣全家持股,泰山市場派大股東龍邦國際正式啟動法律戰,透過旗下保勝投資公司向法院提出聲請,要求泰山復原已售出的4.33萬張全家股票,泰山昨天證實已接獲法院通知,將委請律師進行後續因應措施,對公司財務業務影響及預估影響金額,則在審慎評估中。

日期:2022-12-14

傳產

生命產業再革新—龍巖邁向30年,攜手遠傳固本轉置、數位齊發

生命禮儀產業領導品牌-龍巖在領先市場30年後,有感於數位科技對於企業永續經營的影響,果斷地啟動數位轉型。除了內部積極凝聚認同外,更結合專業的遠傳顧問群,強固資訊基礎設施,同步推出電子訃聞、客戶專區、線上商城和線上簽約繳件系統(龍易簽)等數位服務。雙方更透過利他主張贏得信任,結為共同成長的好夥伴。

日期:2022-12-12

理財

繼承大哉問「爸媽過世後用他們存款辦喪事不行嗎?」遺產辦理後事5原則:別因為孝順反吃虧

我被問過最多次的繼承法律問題:「我爸爸(媽媽)過世後,我能不能用祂的印鑑與存摺把戶頭的錢領出來?」之前粉專雖然曾經寫過,但這個問題還是值得再提醒粉專的朋友多加留意,因為一直有人重複犯同樣的錯誤。

日期:2022-12-10

科技

台積電「就怕工程師不出去,待在台灣太舒服了」 劉德音:台灣半導體不存在人才外流問題

台積電的美國鳳凰城新廠本周舉行進機典禮,邀來美國總統拜登露臉,台積更宣布大幅加碼投資額至400億美元,不僅讓市場矚目,也引發外界討論台灣半導體人才是否外流。據了解,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台灣半導體不存在人才外流的問題,台積反而擔心年輕工程師在台灣過得太舒服,不敢踏出台灣到國外環境歷練。

日期:2022-12-08

科技

張忠謀2005年就考慮在美國設廠 為何台積電鳳凰城新廠非他原意? 原來華府看待台積 因川普上台180度轉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張淑芬夫婦,今(6)日將在台積電於美國亞利桑納州鳳凰城新建的晶圓21廠進機典禮,與美國總統拜登同框。剛過80歲生日的拜登以美國總統之尊,與91歲張忠謀站在一起,對於張爺爺來說不啻是人生的另一個高峰,但就主導台積電數十年的他來說,這個美國新廠與他最初想法可能大相逕庭。張忠謀早在2005年就有意在美國設廠,包括以併購方式,後來因為美方政治面作梗及價格未談攏等因素而未成功。17年後的今天,美國張開雙臂歡迎,甚至是催促台積赴美設廠,更拿出真金白銀的投資優惠或補貼。為何華府17年來看待台積電的態度,有了180度轉變?

日期:2022-12-06

政治社會

曾快速經濟成長的中國,如今竟已走入拐點?

原本中國可以自豪地說,他們即將改變「以投資拉動」的成長模式。這個國家擁有14億人口龐大市場,下一步將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僅僅仰賴內需消費就能維持成長動能。不過美中翻臉相向後,中國面臨的挑戰比任何時期都還嚴峻。

日期: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