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包括美股、台股等全球性股災,連假後週一(4/7)的台股更是被股民稱為「開盤就收盤」,暴跌2千點。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於周日(4/6)播出的《數字台灣》節目分析,川普第一任時很重視美國股市,現在則是想解決美國的債務問題,不過美國的消費信心指數已經下滑到1980年新低,當美國人不再消費,對世界影響非常巨大。謝金河也認為,台灣要縮減對美國貿易順差,可能要思考向美國採購能源、飛機等大宗物資。針對在野黨發起的普發現金議題,謝金河和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都在節目中表達反對,黃欽勇說,應把錢用在對的地方,創造更高收益,例如將精密機械帶到新竹、台南(科學園區),創造內銷,讓老百姓可以賺得到錢。至於台灣社會對於台積電赴美投資有各種討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7日更是要求,未來台積電、聯電到美國設廠,必須先到立法院報告。針對相關議題,黃欽勇則認為,目前研發工程師已經不夠,此外,赴美投資也能就近服務客戶。
日期:2025-04-07
因應美國對等關係局勢,總統賴清德週日(4/6)與企業界代表於官邸會談,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賴總統邀集傳統產業、中小微型企業等十多位產業代表,於官邸進行第二場企業座談,並於座談結束後,針對近日國內外情勢,透過影片向國人發表談話。以下為全文賴總統談話。
日期:2025-04-06
(今周刊1474)有人說大企業轉型就像大象翻身,但是重資本的科技製造業友達,就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出一條十二年的AI轉型之路。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1474)「你們單位的『數位轉型創傷症候群』好一點了沒?」「新一代的『AI轉型戰略』搞定了嗎?」AI技術一波又一波席捲而來,企業焦慮節節上升,老闆間的問候語也充斥著AI話題,《今周刊》從轉型痛點出發,尋找產業裡的AI高效生,發現國泰金控、友達、聯發科、Google 等業界領頭羊早已動身,就連最傳統的混凝土廠、織帶廠,都換上AI新引擎。這股轉型浪潮不只是「跟風」,更是關乎未來競爭力的生存戰。
日期:2025-03-19
自2000年成立以來,廣積始終以提供高品質、創新產品與卓越服務為使命,憑藉深厚的研發實力與企業文化,攜手客戶共創25年輝煌佳績,逐步邁向更加智能、低碳的新未來!
日期:2025-03-17
三月國內外有三項大展備受矚目,而這三大展共同的主軸就是AI,尤其著重終端應用。台股相關族群如工業電腦、網通設備等,可望話題增溫,值得多加關注。
日期:2025-03-05
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同步看好人型機器人發展商機,連帶讓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後勢看漲。近月股價從2/3最低52.5元,至周一(2/24)最高已經翻倍來到105.5元的新漢科技(8234),董事長林茂昌指出,過去因為標準不一,無人全自動生產線很難打造,現在透過開放標準,可以打造無人生產線和無人工廠,台灣若能領先全世界走向開放標準的相容機器人和智慧產業,可以為全世界打造無人工廠。黃仁勳日前看好未來2 到3 年內,AI 人形機器人將出現明顯突破,林茂昌則相對保守,他引用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見解說,「現在時機還沒有完全到」、「我在看5年之內,大概還沒有完全的實用的價值」。謝金河也認為,跟自駕車一樣,都需要一點時間。至於台廠在這場AI、人形機器人戰役中要如何突圍?政大數位內容學程助理教授侯宗佑認為,機器人的大腦,也就是晶片運算能力還是滿重要,大家會更期待人形機器人可以溝通上無縫溝通,這時運算速度就很重要,這就會是台灣一個很大的優勢。謝金河秀出機器人產業分佈圖指出,從最高端的AI感知系統,也就是晶片到視覺系統,有大立光、聰泰;機器線性關節零組件相關零組件、電池機構件、散熱、軸承齒輪、自動化設備,這些和大、鴻海、華碩、和椿到英業達都會有角色。
日期:2025-02-24
AI熱潮推動半導體產業,全球都展開搶半導體人才大戰!亞洲大學多年來設立半導體產學專班,培育許多高階人才有成,超微半導體AMD在亞大成立「AMD邏輯及運算實驗室」,近來又與捷創科技、龍翩真空科技、崇越集團、友威科技、越南FPT大學等簽訂合作協議,在亞大成立「AI半導體基地」,除了培育台灣中部AI半導體高階人才外,也協助推動越南半導體發展。
日期:2025-02-24
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 週二(18) 日攜手奇美醫院,舉辦「臺灣首台智能化療調配機器手臂」記者會,群創看好,隨著首台設備達成落地里程碑,相關實績將有助加速推廣到其他醫院,可望推升後續出貨。
日期:2025-02-19
早在工業電腦產業稱霸的研華,今年即將乘AI大浪開啟新紀元。《今周刊》獨家專訪劉克振,聽他如何從改革品牌定位與內部組織開始,拚做邊緣AI領域的新贏家。
日期: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