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晶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晶圓共有3674項結果
房地產

想買新屋得再多花400萬!中和預售屋價格衝太快「買氣墜崖式下跌」 專家:餘屋出清潮將至

新北中和區因捷運建設、新興重劃區推案等利多加持,近年房價水漲船高,房市交易熱度也居高不下。不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統計實價資料,今年下半年中和區預售買氣出現大幅萎縮,去年11月、12月預售屋賣出141戶,123戶,但今年7月降至55戶,8月僅30戶,9月26戶,10月至今則僅揭露12筆,預售買氣呈現墜崖式下跌。

日期:2022-12-13

房地產

耗時超過10年,陶朱隱園還沒蓋完!最新進度曝光「造瀑、挖溪、養1米長錦鯉」,威京小沈親揭原因

打造已逾十年的「陶朱隱園」,持續優化公設,最新進度是,先前開挖的庭院小溪,將於農曆年前完工,完工後將放養小魚小蝦、復育螢火蟲等多元物種,另外在九米水瀑下方則會養一米長的錦鯉。

日期:2022-12-13

科技

陸行之自曝也是台積電股東「持股還不少」!認護國神山根留台灣主軸不變:技術至少領先美國廠3年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赴美設新廠的後續效應,引發市場關注,長期關注半導體產業的前外資分析師陸行之週二(12/13)自曝:「我持有台積電股票,而且還不少」。他分析儘管台積電赴美有不得不去的壓力,但應該會將最先進製程留在台灣,維持與美國至少3年的技術差距。

日期:2022-12-13

科技

聯電出錢出力輔導供應商減碳 號召夥伴打造低碳供應鏈

聯合國第27屆氣候峰會(COP27)2022年11月於埃及開幕,在全球矚目下,此會議首先傳遞了一個悲觀訊息: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內,已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至本世紀末,地球表面溫度將上升2.8℃。在地球持續升溫的過程中,我們已見到愈來愈多因氣候變遷造成的災難,「淨零」是全世界都感到急迫的重要議題!做為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的領導者,聯華電子除了獨善其身,更期許能夠兼善天下。聯電深感唯有號召供應鏈夥伴一起投入減碳行動,才能真正給地球一個永續未來。

日期:2022-12-13

國際總經

張忠謀:我把格局建起來、你追上很困難!半導體衰退台積電仍赴美佈局「讓你看不到我的車尾燈」

台積電12月6日(台灣時間12月7日)在美國亞利桑納州舉辦裝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重要客戶,包括蘋果(Apple)、輝達(NVIDIA)、超微(AMD)、美光(MICRON)等高層站台力挺。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社長針對外界討論的「科技供應鏈去台化」指出,未來是分散型的生產體系和區域市場。

日期:2022-12-12

科技

就怕斷鏈!晶圓代工加速「去中化」,聯電、力積電轉單受惠大…業界樂觀:冷灶要熱起來了

美中晶片戰延燒,國際筆電品牌與車廠擔憂美國擴大打壓大陸半導體製造恐導致晶片斷鏈,近期陸續對成熟製程IC供應商發出通知,要求加速晶圓代工「去中化」,轉至聯電(2303)、力積電等非陸企生產,甚至訂出明年底前非大陸製IC占比要達一定比重,否則不採用。

日期:2022-12-12

科技

「美國建廠成本比台灣高五倍!」 為何20年來全美第一座矽晶圓廠 是台灣晶圓女王蓋的?

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矽晶圓生產商環球晶圓(6488)規模50億美元(約合1500億元台幣)的美國新矽晶圓廠投資案,本月1日在德州北部小鎮謝爾曼(Sherman)舉行動土典禮。這將是美國國內過去20年第一座新建的矽晶圓廠,也將奠定環球晶圓在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地位。環球晶圓的德州新廠動土典禮,重要性或許不亞於台積電6日於鳳凰城舉行的進機典禮,而且這與今年2月環球晶併購德國同業世創(Siltronic)破局有直接關聯。就在世創案確定失敗後,環球晶馬上宣布的1000億台幣的擴廠計畫,並於6月在華府宣布新投資案將落腳德州。原來,在有「晶圓女王」外號的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眼中,總體成本競爭力、美國有綠電、接近重要客戶,加上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過關,都是新廠選在美國落地的重要原因。

日期:2022-12-12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260期︱台積電赴美設廠利弊得失分析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納州投資設廠,引發市場對於台積電未來成本競爭力削弱,甚至技術外流,成為「美積電」疑慮。導致股市近來股價頗為疲軟。我們這期來好好分析台積電赴美設廠的利弊得失。

日期:2022-12-12

全球股市

別人恐懼我貪婪?衰退時如何投資?「股神」巴菲特建議8大訣竅:衰退一定會結束

在美國經濟很有可能陷入衰退之際,投資人可參考「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心法,來度過動盪的時期。

日期:2022-12-11

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21209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