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夯的主題基金,以科技為核心、擴及各產業新應用,物聯網、機器人、金融科技等。但本質仍屬產業基金,有景氣循環週期,須保持一定敏感度,才能有福同享,有難不同當。
日期:2017-11-15
理查.塞勒,行為經濟學之父,2017年一舉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成為當今討論度最高的經濟學者。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理論不僅挑戰人性,更能幫助投資人打敗市場,箇中奧妙,讓本刊為您一一拆解⋯⋯
日期:2017-11-02
10月9日,美國芝加哥大學校園內的露天廣場貴賓區,除了芝加哥大學校長季默(Robert J. Zimmer),還有前印度央行總裁、IMF前首席經濟學家,也是現任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院長拉詹(Madhav V. Rajan)等重量級人物。
日期:2017-11-01
看到由經濟部發出來的新聞稿,表達對公平會針對高通234億元的處分深感憂慮,並強調高通2016年下單台灣半導體與封測產業約1,557億元,未來在5G(第五代行動通訊)及AI(人工智慧)領域更觸及汽車、醫療保健、智慧工廠等,經濟部強調本次裁決結果未能衡量高通對整體產業的貢獻及未來的合作商機,恐將影響外商未來在台投資。
日期:2017-10-18
「在別人恐懼中貪婪,在別人貪婪中恐懼。」這句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名言,雖然人人傳頌, 但在指數創新高、獲利滿袋的當下,科技基金投資人憂慮自問:「我應該恐懼,還是貪婪?」
日期:2017-10-12
二十七歲的陳力循(化名)說:「每天讀報時,我會特別關注尖端科技、前瞻性發明,作為投資方向依據。」聽起來,他好像出身科技、商學等領域的學生,實際上他卻是位歷史所碩士班畢業,正打算繼續深造歷史學的研究生。
日期:2017-10-09
年僅三十六歲的劉峻誠,在美國創立人工智慧物聯網公司──耐能(Kneron),不到三年就註冊十二項專利,拿下鴻海、騰訊等大單,並從美國紅回亞洲。究竟劉峻誠是如何在AI領域中打出一片天?
日期:2017-09-07
過去基金公司投客戶所好,紛紛加入「配息競賽」行列,但近年投資人口味改變,高息已不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掌握低波動、穩增值的商品,才能重獲市場青睞。
日期:2017-08-24
這是人類金融史上最波瀾壯闊、卻又聞不到投機味道的資金浪潮。這股資金大浪的背後主要出資者,是一群謹慎保守的理財族,只想圖個合理安穩的報酬。但這群在金融市場裡看似與世無爭的無害羊群,卻意外成為許多華爾街大鱷眼裡最危險、最具破壞力,而且是金融史上從未見過的變形巨獸。
日期: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