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之後,接觸了很多病友,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都有個共同點⸺「追求完美」。我在做化療時,看到職場女強人一邊看著點滴對著錶,查看時間是否精準,然後一邊處理工作、回覆訊息。也聽說很多人以前都跟我一樣,常常分段式睡覺法、或者根本睡很少,對抗腫瘤的期間,可能是他們出社會後,停下來休息的最長時間。然後我們這些病友另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很不喜歡計畫有變化。這說來有點諷刺,最討厭變化、喜歡按部就班的我們,體內居然有病變,長了惡性腫瘤。
日期:2023-05-27
歷經三年的疫情衝擊後,今年疫情正式解封,全球交流終於再度重啟。御三家中的帝國飯店集團沉寂三年,準備緊抓大批觀光客回流的腳步,創造更多的客源與營收,但在飯店業競爭激烈下,業者又該如何應對進退?
日期:2023-05-25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3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香港電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著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據說是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這句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原文發布於2021年4月19日)
日期:2023-05-25
編按:作者超馬芭樂(王仲麟)被媒體譽為最科學化的投資達人,38歲靠存股、基金、ETF等多種交易工具,運用長期實戰技術創造上億身價,至今退休十餘年。年輕時曾任上市公司採購專員,因公司發生劇變成為「地雷股企業」,部門一夕之間僅剩三人,因此開始長達兩年的「練功」,負責集團下市流程。寫過紓困方案、處理過集團會計、去過立法院做財務報告、面對過黑道討債、寫過企業重整計畫……為了讓公司成功下市,在長達七百多個日子裡,潛心鑽研股票、金融運作機制,養成一看到投資標的就能知道問題、危機、獲利機會的頂尖基本功。這段經歷讓他進入金融圈,短短數年成為年薪500萬、操作資金達32億的頂尖操盤手,更獨創出芭樂戰法,讓他在38歲退休,享受生活,擔任全職奶爸;後來因為孩子長大不再依賴爸爸,開始跑超馬、寫書、受邀上節目等。專長為基金、股票、長線投資、價值投資實戰、趨勢分析等。
日期:2023-05-24
在股票市場上,清楚知道股票和股票交易來龍去脈的人,才能夠長期賺錢,他們是非常了解市場功能的人。
日期:2023-05-24
10年內,二度榮獲專為國內大學教授設計,層級最高的學術獎座,並獲得「終身榮譽」殊榮。單眼失明的台大數學系教授陳榮凱,如何替自己迎來精采人生?
日期:2023-05-24
上周四(5/18),我到新竹太空中心參與一個「前進美國,Satellite 2023衛星商機」分享沙龍,這是由經濟部工業局、工研院及太空中心合辦的活動,並與六家公司做深入訪談,我在會中特別提到,台灣對於低軌衛星的發展應該要更加重視。
日期:2023-05-23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5-22
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不過學者王宏仁觀察到這次G7峰會也有為了繼續與中國交往而有一定程度的妥協作法,包括將原本與中國「硬脫鉤」改以新詞彙「去風險」化取代,但仍堅定不希望中國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的舉動。學者尹麗喬則認為,儘管G7峰會許多文件都提到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並非追求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但美中外交博弈仍是美國占上風,這包括美國操作的「討厭中國」輿論仍非常強,以及在中國在挖美國牆角之餘,美國其實仍持續在運作菲、韓深化對美關係,以及鼓勵韓日外交破冰。學者馬振坤則示警,儘管中共不斷加速建設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所需的能力,但因共軍機艦擾台太頻繁,讓台灣民眾逐漸失去警覺性,如此「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已現,這是當前對台灣最危險的事。
日期: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