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年金最新精算報告出爐,破產年限再度前移,消息一出,嚇壞一眾勞工,許多待退族群紛紛打算一次領以求保障,但經過試算就會發現,其實月領仍是最划算的。
日期:2019-02-13
這個社會是功利的,也是多樣化的,有人能靠家庭背景走下去,也同樣有像我這樣的普通人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你沒人家那麼好的背景,那就靠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往上爬,就要多看到別人的努力,更以兩倍的努力去實現你的人生。
日期:2019-01-15
二○一八年台股下跌逾八%,投資人紙上富貴大縮水。但仍有基金經理人躲過槍林彈雨,報酬率為正,憑的是什麼?他們今年又將如何操作?看好的類股又是哪些?
日期:2019-01-09
「台灣經濟,真的必須調整路線!」郭世明篤定地說,他是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資深新興市場編輯。2009年2月,《經濟學人》以專文點名台灣是「全球最醜經濟體」,報導的第一句:「台灣是全世界最仰賴出口的國家之一!」當時,郭世明駐點印度,負責在第一線觀察亞洲新興國家,隔年他轉進香港,進一步鎖定華人經濟體。
日期:2018-12-22
年輕人也會記憶力退化、罹患失智症?當然會!小心,失智症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最新統計指出,國內65歲以下失智者有日益增加的趨勢,光是去(106)年全台有多達12,000人罹患了所謂的「年輕型(早發型)失智症」,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年輕型失智症惡化速度非常快,發病後最快2年內,患者就得長期臥床,最後甚至死亡。
日期:2018-11-01
「出口創新高、順差卻衰退」,怪象背後的意義不容忽視,台灣自21世紀以來,長期透過壓低匯率、刺激出口以帶動經濟成長,這項用「貿易順差」當作經濟成長動能的作法,恐怕走到瓶頸了。也呼應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2個月前被各界忽視的提醒,一道關於「內需」重要性的預警。
日期:2018-10-31
台灣第三季出口創新高,但真正賺到的貿易順差卻摔一大跤!怪異的現象,凸顯台灣必須加速走上一條經濟新路線。八月,央行警告台灣必須尋找經濟動能「第二引擎」;九月,一位央行理事要求檢討貨幣政策,解決「只靠出口」的失衡結構;十月二十六日,央行前副總裁許嘉棟、國發會前主委劉憶如、央行前理事吳聰敏⋯⋯,多位重磅學者齊聚,他們直指匯率與利率長期沉痾,開出台灣經濟轉骨的貨幣政策新藥方。要走上這條名為「內需」的經濟新路線,長期扼殺台灣產業活力的「廉價新台幣」,也得跟著大革命。
日期:2018-10-31
如果房地產真的是個穩健收益的投資標的,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慘賠出場的例子?不過更重要的問題是,如果我也進場投資,我會不會是下一個血淋淋的活例?
日期:2018-10-25
「阿公的蔬菜,超級無敵好吃!」剛滿五歲的邱于恩激昂地大喊。他在還需要坐嬰兒推車、還沒兩歲時,父母親就帶著他到處送阿公種的蔬菜,三年下來,他們總共捐了價值超過兩百萬元的有機蔬菜。
日期:2018-10-11
很多散戶每天忙著進出股票,最後即使沒有賠錢,也只能賺到菜錢;倘若把錢改放到基金,由於經理人頻頻換股(今年前八個月就有28檔台股基金周轉率超過400%,也就是全部股票已經更換4次以上),交易成本高昂,績效也不如預期。
日期: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