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28)過去一年,在內部經濟環境欠佳的背景下,談到中國經濟時,除了近年頻繁出現的房地產危機與消費不振外,總不時還會看到這麼幾個詞彙:出海、內捲、新三樣、新質生產力,以及產能過剩。究竟,在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下,這些詞彙的意涵是什麼?回望過去一年,在外界一片高調的「唱衰聲」中,中國經濟又有哪些「變與不變」?《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為您深度解析。
日期:2024-04-30
今周刊編按:週一(4/29)日圓匯價大翻轉!早盤走貶至160大關、創34年新低,沒想到接近中午時瞬間急拉觸及155.06日圓兌1美元,大升逾2%,讓市場質疑是否日本政府已出手干預。據《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拋售美元、買進日圓;但被問及是否進場干預時,日本首席貨幣外交官神田正人則拒絕發表評論。
日期:2024-04-29
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縣設廠,為當地帶來半導體話題熱潮。東京大學一名教授指出,有許多東大生畢業後計畫到台積電上班,他的建議是最好到台灣總部上班,好好學習核心技術,因為在台灣總公司才掌握核心技術,而日本工程師只會被當成「廉價勞動力」。不僅如此,他指出現在日本正處於半導體熱潮,因此建議學生若想到外國企業工作,也可以考慮聯發科,因為聯發科還不像台積電那樣擠破頭。
日期:2024-04-28
花蓮403強震喚醒台灣人對大地震的恐懼記憶,回顧921大地震規模為7.3、918池上大地震規模6.8,而這次的403強震規模則為7.2,令許多人不免擔心台灣是否會發生規模8以上大地震,甚至也讓人想起日本觀測史上首度出現的規模9.0強震「311地震事件」。面對島內可不可能發生規模8,甚至是規模9的強震,專家直言「不可能」。由於全球有許多地方都有地震,而各地可能發生的最大地震規模並不相同,值得留意的是,「地震規模的大小和斷層活動的長短有絕對關係」,台灣並未備有超級強震的先天條件,因此不易造成如此大規模地震。
日期:2024-04-28
「炎上」、「肉搜」、「公審」…這幾個對台灣社會來說並不陌生的詞彙,近年伴隨社會重大事件或人際衝突,總能發現其蹤影。究竟為了伸張正義發表言論與「過度」的分界線在哪?日本腦科學專家中野信子從科學與社會脈絡,探討為何人會正義中毒?
日期:2024-04-26
今周刊編按:日圓兌美元周三(4/24)貶破155大關,為1990年6月、34年來首見,日銀將在4/25-4/26召開政策決策會議,發言將牽動日圓走勢,隨後將公布利率決議,更讓美日利差成為焦點。針對日銀睽違17年首度升息,日圓匯率卻貶至34年低點,DeepMacro引用「大拉麵指數」計算發現,日圓價值被嚴重低估,關鍵在於美元擁利差優勢,讓日圓難以招架。
日期:2024-04-25
晶圓製造二哥聯電(2303)董事會周三(24日)通過2023年盈餘分配案,擬每股配發3元現金股利,是歷史次高金額,低於去年配發每股3.6元。若以聯電周三收盤價50.2元計算,現金股息殖利率是5.97%,直逼6%。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下午在線上法說會中,回答外資法人提問時表示,聯電資本支出在2024年是330億美元,預計到今年應該會達到頂峰,而且預計不至於影響股利發放。
日期:2024-04-24
4月19日,伊朗為了報復敍利亞伊朗大使館遭到以色列轟炸,也對以色列發動無人機攻擊及射出巡航導彈及導彈飛彈,報載有99%遭到攔截,大家擔心中東地區會全面開火,全球股市紛紛大跌,台股在19日盤中大跌逾千點,投資人都感到驚慌。
日期:2024-04-24
近年來多國地區陷入戰爭或衝突,全球地緣政治緊繃,各國軍備投資不手軟,從投資角度看,各國軍費支出龐大,國際軍工企業價值水漲船高,台灣的軍工產業也會隨之茁壯。
日期:2024-04-24
本月3日花蓮7.2強震的陰影,似乎還沒有遠去,本周花蓮再度出現密集地震,最強甚至達到5級,並造成花蓮市區部分大樓傾斜。身為地震之島的子民,也是護國神山的重要供應鏈,工程及設備大廠帆宣(6196)及台灣最大矽晶圓製造廠環球晶(6488),是怎麼因應地震威脅?原來早在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就已經有抗震實務經驗,而且如果產線工廠所在地的地震強度超過4級,就會啟動現場員工的疏散程序。
日期:2024-04-23